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基層科研機構的“辛酸”如何求解
年底到了,不少高校迎來科研項目報銷的高峰期,某高校竟出現學生排隊替導師報銷經費的怪事。更令人唏噓的是,基層科研項目背后藏著多少“辛酸”,常人很難有切身體會。山東一家科研機構負責人說:“我們要買一個服務器,就要一級一級往上打報告,先給計算中心,再給科學院,再到省級政府采購中心統一采購,正常周期要半年甚至一年,耽誤大量科研時間,完全等不起。”
如今高校越來越像機關,越來越文牘主義了。各種手續繁瑣不說,關鍵是制度設計僵化落伍,科研經費安排不科學。我以為,只要是科研工作之必需,且有必要的監督措施確保價格合理、采購合規,是不是可以嘗試由高校和科研單位自行解決?特別是,對于一些需求比較緊急的科研設備,可否考慮開辟“快速通道”?而且,政府采購中心的職能人員不可能是“萬金油”。某種設備器材的性能、行情、品牌優劣等等情況,使用者也應有發言權,不分大小緩急地統一歸由政府采購中心去購買,且不說會不會出現違規違紀問題,被那些內行賣家忽悠也大有可能。
科研經費審批權限也許有必要上收并嚴格管理,但對具體采購事宜還是靈活一點好。政府采購還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機關部門設施設備采購,多給高校和科研機構一點自主權。其實,把一個科研項目的總經費控制好就行了,只要監督不缺位,項目所屬科研人員自然會精打細算,合理安排資金使用,盡量采購價廉物美的設備器材。
其實,上面提到的山東省某科研機構還不是基層小單位,它買臺服務器都那么“好事多磨”,那基層科研機構在日常運作中的“辛酸”也許在所難免。機構如此,又遑論個人,尤其是那些正在事業“爬坡”的青年科研人員。我們總是說要給年輕人優越的工作條件,總是要求他們“開拓”“創新”,但假如“做項目時甚至連買一本書都要層層上報,往往等批下來了書也用不到了”之類奇葩情況還會不時發生,那么這些要求只能是緣木求魚。(朱達志)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基層科研機構 替導師報銷經費 “辛酸”手續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