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美麗童話還是殘酷現實
“真正的愛,一定相聯著喜悅,篤實,明朗,飽滿。真正的愛不可能使對方痛苦,也不會讓自己痛苦。那些使我們痛苦并因此想讓對方也同樣痛苦的關系,與愛無關。其實質不過是一種疾病。”這種多方痛苦的病癥,好像正是安妮寶貝小說中愛情的寫照。而這段箴言般雋永的句子,同樣也出自安妮寶貝的筆下。同小說中晦暗悲觀的世界不同,安妮寶貝非虛構的散文隨筆別有天地,有更多的正能量,有對一場雨,一朵花,一碗肉的感悟,常用的字眼是潔凈,淡然,安寧,愛與慈悲。
安妮寶貝最近改名為“慶山”,出版了新書《得未曾有》。“慶”這個字和白襯衫白球鞋一樣,在她筆下常見多發,如《蓮花》中的慶昭,《春宴》中的慶長。她如今正式成了她書中人物的同胞姐妹,她可能和她們一起出發,走的道路卻逐漸不同。四十歲的安妮寶貝,做了母親,有了安穩閑適的生活,只有旅行,不再漂泊。
《得未曾有》是安妮寶貝到慶山的轉型之作。看得出她在努力返璞歸真,不再滿紙少女的呢喃,目光開始轉向他人。就連自序里面關于內容的介紹,也不再那么抽象。這本書的體裁類似“報告文學”,記錄了四個主角的生活和思想,他們是主要的敘述者,慶山只做觀察和發問。這四個人里,第一個是路子很野的會畫畫的廚子,不過即使初級吃貨也能覺察到其段位跟貝太廚房差不多,飲食經驗無非是瘦肉精不好味精要少放毛豆要新鮮,倒是其他館子的菜肴如何貴且難吃,吃貨們如何只知大魚大肉不懂食物真味,別人家里拆遷兄弟姐妹如何打得頭破血流而他們家很和諧。雖然是講廚師的,里面寫到的食物讀起來還不如后三章里的自然真切。第二個人是有多種經歷四十多歲和年輕的老婆回歸鄉村蓋了大房子過簡單生活的攝影師,每天種菜寫字,最喜歡到田里撿瓷片。第三個是和安妮微博互粉的時髦小喇嘛,非常文藝,風格和安妮寶貝很近似,談了許多感悟人生社會和佛法的清新雞湯。這位年輕的出家人是和安妮寶貝世界很投契的人,所以占的篇幅最多。最后一位是齊白石的女弟子,既是畫家又是古琴演奏家,年過八旬,其實應該是最有料的,可惜筆墨卻最少。“有的人可能覺得沒人疼是煩惱,她就會覺得天氣冷了,家里那么多電風扇怎么收是個問題。”這種俗人能理解的境界,在安妮或者慶山的世界里,卻值得稱奇。
可能大多數曾經很作的精靈古怪的文藝女青年,最終會回歸到為衣食祿米奔忙的大媽,從安妮寶貝般冷冽凄美的言情世界,升華或者下墮到為了電風扇煩惱的實用主義世界。只有她,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從夢囈的流浪少女到文化苦旅的行者,一直在流浪在行走在抵達,卻仍然一直在自己的那個世界里兜兜轉轉。
多年之后,我接到過那位中學同學的電話,我們一直沒有聯系,她千辛萬苦從網絡同學錄上找到了我的消息。她是找我借錢的。她與一位家世不錯的男人結婚,后來生了個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和奶奶都主張放棄孩子,她堅持留下他,并且因此離婚。孩子四歲,常年被搶救,她坦承已經把身邊親友搜刮干凈,在賣房之前,再搜索一遍感覺有借錢的可能的同學熟人。她記得我當年曾經送給衣衫單薄的她一件羊毛坎肩,覺得我應該有同情心幫她的孩子在醫院里多維持幾天。我給她轉了錢,同時有些不厚道地想到,對于她這樣鄙視庸常幸福的人,這樣的命運算不算某種凄美的圓滿。
周弦,業余的語言學家,翻譯家,記者及撰稿人。著有小說《被美人》。
編輯:羅韋
關鍵詞:安妮寶貝 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