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商震率部與日軍激戰冷口關
冷口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之一,位于河北省東北部遷安市與青龍滿族自治縣交界處、喜峰口與界嶺口之間,因關外有冷泉而得名。在這里,曾經爆發了前后歷時近3個月的冷口爭奪戰。
日軍在“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后,于1933年3月初一面攻占承德,一面以主力折而南下,進逼長城各口。3月4日,冷口已被日軍攻陷。當時,國民政府北平軍分會下令第2軍團商震所部和第3軍團宋哲元所部向冷口、喜峰口增援,阻擊日軍的南進。
“九一八”以來第一次進攻
3月7日中午,北平軍分會向商震、何柱國發出收復冷口的命令:“查冷口為灤東之吭背,至關重要,據報敵一部已占領該口,構筑工事中,亟應力予驅逐,以固側防,貴總指揮(商震)已派黃光華師長,率兩團由盧龍經遷安向冷口急進,并飭宋(哲元)軍前驅逐外,著由何柱國軍,再派一個旅加入該方面,協同黃師驅逐該敵。”
商震認為,冷口的得失不僅威脅第2軍團的側背,還關系到平津的安危,命令32軍第139師黃光華部(欠補充第一團)即刻馳赴遷安以北地區,迅速驅逐該敵并占領冷口。當天,黃光華部前進至建昌營附近,趁侵占冷口之敵立足未穩,于傍晚突施反擊。由于敵人并沒有修筑堅固的防御工事,結果戰斗進行了僅兩個小時,黃光華即將冷口收復。黃師717團第3營跟蹤追擊,當晚追擊至冷口以北30多里的肖家營子附近,然后于各要點構筑工事,準備堅守。
這次戰斗雖然不大,但卻成為“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進攻并取得勝利的戰斗。
“抵抗出乎意料的頑強”
此后,32軍以主力擔當董家口至界嶺口長城一線的防務,商震所作的部署是:以139師擔正面寬達百余里的防守,而把32軍的其余兩個師和軍部置于后方的開平一帶。
日軍不甘心失敗,3月13日,關東軍為“確保長城一線”,再次向冷口、喜峰口發動進攻。日本第六師團組成迎支隊,14日從赤峰出發,經平泉、凌源向冷口前進。22日抵冷口北面肖家營子,隨即向冷口發起進攻。其步兵旅展開于肖家營子及其東南高地,并以坦克向守軍715團猛攻。中國軍隊奮勇抗擊,商震曾赴前線督戰。139師補充團也全部投入戰斗。敵人步兵在坦克掩護下節節迫進,和守軍數次展開肉搏,陣地兩次被攻陷,又兩次被我方奪回。
經過連日失敗后,日軍發現中國守軍“構筑有極其堅固的陣地,而且縱深度相當大,其抵抗出乎意料的頑強”,于是在25日傾其全力確保占領口外肖家營子一帶,但又被守軍頑強擊退。張克巽營長率領奮勇隊200多人,繞襲肖家營子東側高地,向敵人發起主動進攻。經3小時激戰,斃敵多人,張克巽也在戰斗中壯烈殉國。此后一段時間,雙方在肖家營子一帶呈對峙狀態。
“怎么不真打?”
日軍在喜峰口、古北口的進攻受挫后,在4月9日發動了第三次進攻。商震急忙下令增援,以圖挽回戰局。但當晚在敵軍猛攻下,燕窩口陣地終告失陷。商震又調兩個團的兵力向長城急速增援,但遭到日軍炮火的猛烈轟擊,傷亡慘重。而日軍更派出小股尖兵繞到冷口以西32軍陣地后方。戰至11日上午7時許,139師師長黃光華向商震提出撤出冷口。商震“當時沉痛萬分,決心全部犧牲為止”,“但為考慮繼續抵抗計,遂下令高(鴻文)黃(光華)兩師及84師占領預備陣地”。3月11日上午9時后,32軍主力向灤河右岸后撤,冷口爭奪戰遂告結束。由于冷口商震部隊的撤退,其側翼的界嶺口、喜峰口陣地也被迫棄守。
冷口爭奪戰中,32軍官兵英勇戰斗,擊斃日軍七八百人,打破了日軍所謂“不敗神話”。后來日軍也不得不承認:“激戰3日,為討伐熱河以來最激烈之戰事也。”
長城戰事結束后,商震因撤退受到了輿論的批判。何應欽報告蔣介石說:“查此次冷口方面來攻之敵,總計不及萬人,商部僅以四團余之兵力應戰,故有此失。”而有一件事似乎也對何的說法加以肯定。商震在視察前線的時候,見到139師采取的是一線布防,當即命令參謀長石彥懋改為縱深布防,但石彥懋卻反問商震:“軍座,我們是真打,還是擺擺架子?”商震生氣地問:“怎么不真打?”石彥懋接著問:“既然是真打,為什么不將全部兵力調到前線來?”商震只是嘆了口氣,沒有回答。
編輯:曾珂
關鍵詞:商震 中日激戰冷口關 冷口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