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詩刊》創刊60周年:時代變遷 “有詩為證”

2017年01月24日 14:52 | 作者:王國平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詩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長發展。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這些話僅供你們參考。”1956年9月,中國作家協會決定創辦《詩刊》雜志,主編臧克家等人當年11月致信毛澤東,“希望您能將外邊還沒有流傳的舊作或新詩寄給我們”,并期待“給我們一些指示,給我們一些支持”。1957年1月12日,毛澤東回信,同意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自己的18首詩詞,并就刊物的定位提出自己的意見。

1957年1月12日,毛澤東給臧克家等人回信手跡。

《詩刊》創刊號 均為資料圖片

今年,這本雜志迎來了60歲生日。1月23日,《詩刊》創刊60周年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詩刊》雜志原主編高洪波表示,創刊至今,《詩刊》幾代人為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目標而努力工作,同時社會中的諸多事件,都可以得到《詩刊》的“有詩為證”。

“無疑是一個搖籃”

“60年來,《詩刊》見證了中國新詩的發展,也見證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運行軌跡,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詩刊》不僅成為社會主義文學與文化建設的主陣地,也成為中國進入新時期的同行者與見證者。”《詩刊》常務副主編商震說。

1979年4月號刊發舒婷的《致橡樹》,1980年5月號刊發李瑛的《我驕傲,我是一棵樹》,1981年1月號刊發食指的《相信未來》……這些由《詩刊》推出的佳作,已經成為百年新詩的經典。

“那時的《詩刊》心系時代與蒼生,那時的《詩刊》精力充沛、神采飛揚、氣壯山河,那時的《詩刊》勤行精進、奔走飛翔、順風順水,那時的《詩刊》有意志也有威望,有憧憬也有作為,激活了一批老詩人、扶植了一批新詩人。”軍旅詩人李松濤用詩般的語言,描述了他對改革開放初期《詩刊》的印象。他是《詩刊》發現并培養的作者,他總結自己與《詩刊》的關鍵詞是美好、永遠和難忘,“北京的東四南大街85號、虎坊橋15號、朝陽區小關、農展館南里10號,這些地址皆因《詩刊》二字,而讓我寄情寄意倍感親切”。

李松濤年近七旬,而詩人玉珍則是90后,他們都因為遇見《詩刊》而讓人生呈現新的面貌。這位《株洲日報》的記者,出生在湖南省炎陵縣一個農民家庭,從小懷有詩歌夢想。她的創作受到《詩刊》關注,在2014年受邀參加雜志社舉行的第30屆“青春詩會”,成為入選“青春詩會”的首位90后詩人。

“青春詩會”是《詩刊》雜志社的品牌活動,創建于1980年,被譽為詩壇的“黃埔軍校”。商震介紹,自2012年以來,每年選拔15位40歲以下的青年詩人參加詩會,聘請導師,開展交流,組織改稿,出版詩集,“已經成為青年詩人正式向詩壇報到的簽名簿和成長的搖籃”。

“感謝《詩刊》,引導我走上詩歌評論之路。《詩刊》無疑是一個搖籃,《詩刊》更是青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給《詩刊》創刊60年寫下如是寄語。

既“向前看”,又“向后看”

新時代新氣象新挑戰,《詩刊》何為?新一代《詩刊》編輯作出應對與努力。

除了在正刊擴大古體詩詞版面之外,每年出版4期傳統詩詞增刊,并于2013年成立“子曰詩社”,舉辦各類活動,加強與傳統詩詞作者的溝通。重點經營好“詩刊社”微信公眾號,訂戶已經超過30萬,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優秀薦書平臺”。參與線上“心靈暑假·好玩的古詩詞夏令營”公益活動,為處于假期的學生和詩詞愛好者搭建一個學詩詞、“玩”詩詞的沒有屋頂的夏令營。

在緊跟時代步伐“向前看”的同時,《詩刊》雜志重視傳統的滋養,堅持“向后看”。商震表示,注重發掘貼近生活、歌詠時代的詩歌作品,在豐富的現實生活中發現詩意和弘揚正氣,是《詩刊》的辦刊宗旨,“我們一直致力于呈現當下日常生活中震撼人心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如關注普通工人、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的詩歌,利用刊物版面、朗誦會、網絡新媒體等形式聯手推廣,為詩壇輸送新鮮血液”。

《詩刊》原主編葉延濱希望現在年輕的《詩刊》編輯們要意識到,“《詩刊》編輯”這個稱號,代表著的是精湛的專業水平和高尚的奉獻精神。他說,60年來,臧克家、艾青、徐遲、李季、柯巖、雷抒雁等前輩詩人和編輯家永遠走入了《詩刊》的歷史,“他們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就是《詩刊》的精神傳承,就是優秀詩人的才華修養與杰出編輯的品格完美結合的典范”。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期望《詩刊》雜志堅定文化自信,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以更多的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的詩歌作品振奮民族精神,用詩性的語言、感人的旋律發出人民之聲。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詩刊 創刊 時代變遷 有詩為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