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我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誠懇

2014年06月12日 10:49 | 作者:蘇潔 |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分享到: 

  “帶著頭盔”回到臺灣

  1999年12月的一個凌晨,臺北冬夜的雨仍在下。

  龍應臺坐在臺北市議會的大廳一隅,看著細細的雨打在窗玻璃上,嘀嗒作響,感到全身徹骨的寒意。

  “局長,你說吧,什么叫做文化?”凌晨三點鐘,龍應臺站上了質詢臺,為臺北市的文化預算辯護。對面站著的議員剛從外面進來,似乎喝了點酒,滿臉通紅,大聲問道。

  對著空蕩蕩的議事大廳,龍應臺一下子變得很感性。拋開預算、項目、艱深的學術定義,在連著數月的質詢期末尾,她好像忽然找到了情緒的宣泄口。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

  如果他在會議、教室、電視屏幕的公領域里大談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在自己家的私領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禮相待嗎?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原則、規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他怎么樣?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

  講這番話時,龍應臺的腦袋仍是半暈眩狀態。當天接連十幾小時的質詢,議員發言多半用怒吼咆哮的聲音,透過麥克風擴大音量,震得她耳朵嗡嗡作響。

  走下質詢臺,她抬眼看著窗外,臺北的雨仍在下。

  很多年后,再回憶時,龍應臺坦言,那是她做臺北文化局長時最難忘的場景之一。那時的她,一天花15個小時處理政務,被外界形容是“掙扎在臺灣官場”。一度被議員質疑“不是臺灣人”時,龍應臺曾憤怒地高舉著右手大喊“我抗議!”在極度的壓抑和挫折感下,她也曾半夜打電話給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求救。但無論受到怎樣的捶打,龍應臺還是學不會打躬作揖的規則。“如果是作家龍應臺,早就拂袖而去了!”說到激動,她握著拳頭。

  2003年,卸任臺北文化局長后,龍應臺去大學教書,像逃一樣地回到了學術的樂土。后來她搬去了香港,在香港大學任教期間,除了寫字和教書,偶爾會和兒子坐在家里的陽臺上,端杯酒,看著傍晚的大海,說說話。另一個海島上曾經歷的那幾年恍如隔世。

  2009年,龍應臺出版了《大江大海1949》,繼《野火集》后再掀兩岸閱讀風潮。

  五年后,這本書仍擺在臺灣各大書店暢銷書榜的前列時,龍應臺卻在為即將參加的“立法院”質詢胃痛,仿佛多年前臺北市議會經歷的那一幕又回來了。她要去做臺灣“文化部長”任職兩周年的施政報告。

  “為了做一個應對質詢的報告,我的同仁忙得雞飛狗跳。可能對面的人動一動小指頭,我們這邊的公務員,就要忙得跟狗一樣。”龍應臺忍不住表達“委屈”。

  對于委屈,龍應臺是有準備的。“人生有些決定就在一剎那。”2012年,回臺灣接掌“文化部”,任臺灣首位“文化部長”時,龍應臺沒和任何人商量。

  那年她60歲。“如果再晚4年,我不會干。如果這輩子還要用一次大力氣,這是最后一次。”

  一個龍應臺,兩千多人的“文化部”,千頭萬緒。

  非議不少,期待也不少。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曾說,“馬英九強調文化,龍應臺是值得期待的人選。”而包括云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文化界人士也普遍抱著正面的期許。“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成員之一的張鐵志指出,龍應臺當“文化部長”是好事,這體現了馬英九想要在文化政策上有所作為。但同時,作為一個關注文化政策的公民團體,“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也會持續檢驗龍應臺的施政表現。

  龍應臺說,當時外界很希望看到她“馬上出成果”。

  于是龍應臺告別了在香港沙灣徑25號“閑云野鶴”的7年,“帶著頭盔”回到了臺灣,如打地樁一樣地從頭做起。

編輯:羅韋

1 2 3 4 5

關鍵詞:龍應臺 臺灣 馬英九 余光中 野火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