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政協委員建議:應建立心理干預咨詢公益機構
全國政協委員 李丕鈞 等五人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取得巨大成就,但人的道德觀、價值觀、精神心靈文化建設發展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人類社會已進入科技信息化時代,新知識信息成幾何倍數增長。無論男女老少均處在當今信息爆炸社會面臨要學的太多太多,快節奏的工作、晉升、學習、婚姻、住房、就業競爭等使人感到壓力山大。加之社會轉型期,矛盾多發頻發,權利訴求多元,如國家能把化解矛盾工作前置,設立公共“心理干預咨詢公益機構”,從心理干預角度配合國家各職能部門,幫助每個有怨氣的公民都能在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里求解,那么社會就會變得心平氣和。而現實中國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層面均只關注身體而忽視了心理衛生健康。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多數可通過自我調節回歸正常,但部分卻需通過心理干預才能康復,有些心理失衡無干預自殺自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主客觀世界分離無法整合導致心理障礙甚至人格分裂誘發反社會行為。因人的訴求得不到解決心理疏導又未及時跟進,隨時間累積心靈遭受刺激和創傷后,應激障礙和其他精神疾病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暴力循環,會做出報復社會、傷害無辜、危害社會的恐怖流血事件。
據20l3年對中西部四省市的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患“抑郁癥”比率約為5%,女性的患病率為7%左右,數據說明心理干預在我國已十分必要迫在眉睫。而我國目前除省級醫院設有心理咨詢專科外,但州市縣區級多為精神科替代,資源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而且心理扭曲的人若文化層次高、經濟條件好的會尋求心理咨詢師幫助解決走出困惑,而對生活在社會底層各方面條件差的則需要公益機構提供心理干預疏導的專業服務,幫助其走出困惑。
為此建議:確立中國“心理衛生”健康宣傳日,加大國民的“心理衛生”健康意識,普及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調適的簡單易行小技巧,疫防和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
設立“心理衛生”健康專門機構,負責承擔對國民心理健康衛生的宏微觀管理指導工作。建立和完善我國各級“心理干預咨詢公益機構”,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無錢看心理醫生的人提供心理咨詢、疏導、化解心結,幫助其走出心靈困域。
引導社會大力培育、發展、推動“心理衛生健康”咨詢服務業的發展,彌補公立醫院心理咨詢資源不足的短板。
建立一個國家專門的精神心理健康支持網站,整合資源在線教育和問詢服務;建立官方博客并組織動員各級電視臺開設心理咨詢欄目;定期在社區免費開展各種面對面心理問詢培訓、輔導服務(制定持有心理咨詢資質證從業人員定期到社區做公益的制度);印發通俗易懂的心理自查、較正簡易手冊免費發放宣傳。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心理干預 心理衛生健康 心理咨詢 公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