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李心草:對我來說,音樂是最光明的事
音樂是高貴的,但音樂家并不是高人一等的
解放周末: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文化生活也不斷豐富,從硬件到軟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指揮,您感受到了哪些變化?
李心草:以前我們到各地巡演,總是因為場地條件不行而煩惱。現在,隨著各地高水準文化場館的建設,我們經常驚嘆不已——怎么有這么棒的音樂廳!
再以新年交響音樂會為例。新年音樂會起源于歐洲,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生根發芽,最初主要由國家級院團來演奏,后來逐漸在全國開花結果,成為新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之一。現在,全國各地觀眾都能在新年之際欣賞到精彩的交響樂演出,各地交響樂團的藝術水平也越來越高。
看到這些變化的不只是我們,還有國外的名團。如今,像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這樣的世界頂級樂團也會在新年之際來到中國演出。要知道,這些樂團的演出檔期很有規律,國際巡演多為每年4、5月或者9、10月,年底來中國是很罕見的。這充分證明了中國演出市場的吸引力,和文化氛圍之濃、藝術品位之高。
變化的不僅是“面子”,更是“里子”。2019年的新年音樂會排練,我付出了很多時間,因為曲目量和難度都相比過去增加了。新年音樂會通常以一些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為主,現在則經常上演分量較重的交響樂曲目。這些年來,演出主辦方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包括曲目建議和藝術需求等,幾乎達到了職業音樂家提出的水準。我想,這些變化一方面體現了國內演出市場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主辦方代表的是觀眾,這意味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升。
解放周末:在為這些變化欣喜的同時,是否還有哪些不足可以改進?
李心草:確實有。比如,演出場館的增加和使用率的提升,讓一些粗制濫造的節目也有機可乘。我記得,過去音樂愛好者們為了買到一張演出門票,經常是連夜排隊,樂團也都為了奉獻一臺演出用心打磨,不求快,只求出精品。現在,演出市場越來越大,供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也應該更加客觀地審視作品的質量,不能讓觀眾花了錢卻只聽到湊合的演出。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國際演出團體蜂擁而至,我們的演出場館和媒體也要學會甄別,不能讓一些打著擦邊球的演出誤導觀眾。
解放周末:這些年,您一直從事交響樂普及工作。作為文藝工作者,您認為應該怎樣讓這門西方藝術與廣大人民建立起聯結?
李心草:我對“人民”的理解就是“觀眾”,我們的工作其實是直接面對人民的。多年的舞臺工作經歷,讓我和我的同事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觀眾,其中有非常熱愛音樂、了解音樂的,也有一些對音樂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
如果一臺音樂會演出非常順利,觀眾非常配合,我們自然很高興。但如果現場有一些對音樂會禮儀不甚了解,在現場隨意說話、走動甚至舉起相機拍照的觀眾,我們該怎么做?
很多年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在舞臺上轉過身來對他們怒目而視,甚至暫停演出。近些年,隨著對“人民”二字的逐步深入理解,我對待觀眾的態度也產生了由內而外的轉變。
交響樂的表演形式本身是舶來品,想要在近14億人口的國家開展普及工作并非易事。很多觀眾對這門藝術不夠了解是很正常的,他們中間可能還不乏一些抱著好奇心甚至可能是平生第一次走進音樂廳的觀眾。其實,他們能夠踏入音樂廳,就已經是對我們的尊重和支持了。音樂是高貴的,但音樂家并不是高人一等的,我們沒必要也不應該擺出任何架子。作為音樂家,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是用真誠的演出去打動他們,用熱心和真心去引導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導賞和介紹幫助他們了解交響樂、了解音樂會禮儀。
我相信,這樣日積月累的逐漸熏陶,一定能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交響樂的世界,讓我們的文化事業越來越繁榮。
每一個音符都要唱響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話語
解放周末:進入新時代,如何通過藝術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精神,是許多藝術工作者積極思考的問題。您有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這些交流是否觸發了一些思考?
李心草:隨著中國音樂家和樂團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在收到國外演出邀請的時候,國外樂團常常會主動提出要求,希望在音樂會中加入一些中國的優秀作品。這本是件好事,但我卻經常感到一種遺憾和尷尬——有些值得在世界舞臺上演出的好作品,我們壓根帶不出去。
之所以帶不出去,其實是因為早年國內作曲家創作作品時,還沒有電腦打譜,都是手抄譜或者個人制譜本。隨著一代一代的傳承和修改,這些樂譜上早已布滿了各種鉛筆、鋼筆的劃線和筆記,看上去就像是“天書”,沒辦法帶給西方樂團去排練。也有些作品雖然出版了,但出版質量不過關,很多細節都不明確,如果帶出去排,也無法保障演出質量。國外的樂團和樂手要是看到這樣的樂譜,可能還會很奇怪,因為在西方,樂譜都是經過幾百年沉淀、無數次修訂,由權威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制作精良、標記清晰,拿到哪里都可以排。
多年來,看到中國很多優秀的原創樂曲因為樂譜、分譜沒法帶出去,從而失去了在世界舞臺上奏響、傳播的機會,我覺得非常痛心。我想,在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這種基礎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如果我們能夠投入力量,促成國內優秀音樂作品的整理和規范出版,使得全世界樂團都能夠像演奏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一樣演奏中國作曲家的作品,蘊含著中國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走向世界才會更有希望。
解放周末:近年來,國內各大藝術節期間涌現出越來越多關注現實、觀照人民生活的原創交響樂和歌劇作品。而交響樂和歌劇本身是舶來品,要通過這些西方藝術表現形式表達中國故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李心草:中國的交響樂創作,絕大多數是以中國音樂元素與西方交響樂的表現形式結合而成的,其中不乏民族器樂與民族聲樂的特色。縱觀中國音樂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凡是能夠流傳下來、受到人們喜愛的交響樂作品,都是作曲家們把中國的音樂元素和漢語的語言韻律,科學地運用到作曲技術里,并合理地融入西方表現形式中。比方說,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檢驗,并且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熟知的《梁祝》。對今天的交響樂創作來說,也是如此。相信只要作曲家能夠注重東西方文化的結合與融合,運用21世紀的音樂創作手法,中國交響樂一定能趨向更高境界的表達。
在歌劇創作方面,我認為應當格外注意作品是否能用觀眾普遍能夠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話”。我們都知道歌劇起源于意大利,它的表現形式和當地的語言特點、感情交流方式、風土人情、生活方式都有直接的關聯。意大利語的發聲特征,讓人們在聽到意大利人對話時,感覺他們像在唱歌一樣。所以音樂家受到了啟發,把很多故事用意大利語的韻律譜寫成一部部歌劇。而歌劇傳入我國之后,一些作曲家在創作的時候容易走入歧途,把西方歌劇創作手法放在第一位,卻沒有考慮到中國語言的特點,導致漢語歌詞與曲調音符結合起來“不中不西”,非常別扭。
我想,中國的歌劇不能說外國話,藝術家在創作時應該沉下心來,確保每一個音符都能唱響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話語。中國歌劇的創作之路任重道遠,但我對此充滿信心。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指揮 演出 音樂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