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向世界傳播風濕免疫學“中國聲音”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研究所栗占國教授訪談
“一個人的能量能夠被放大,歸根結底,在于團隊力量的匯聚。如同我們看國慶閱兵,受檢閱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被點燃的卻是全民的激情?!?/p>
——栗占國
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在世界矚目的歷史起點上,各行各業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喝彩。
作為留學歸國20年的風濕免疫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栗占國教授和他的團隊選擇的喝彩方式是———為我國風濕免疫學站在世界前沿助力。
知難而進,蹊徑變通途
1984年,栗占國考取了國內最早一代風濕免疫學家施桂英教授的碩士研究生。施教授是著名的大內科專家,主要的臨床方向是風濕免疫性疾病。
“那時候,我國的風濕免疫病診治才剛起步。全國只有幾家醫院有風濕病專業,還多數隸屬于大內科或普內科。在臨床上,對于風濕免疫這一類常見的‘疑難雜癥’,醫生常常無從下手。比如一位有發燒、皮疹、浮腫的患者,到醫院應該看皮膚科、感染科,抑或是看免疫科或者急診科?這不只是患者的困惑,也是很多臨床醫生的困惑。”栗占國意味深長地回憶道。
這雙重困惑,也直接導致了大量患者的診治被延誤,甚至危及生命。
實際上,作為一大類疾病的統稱,風濕免疫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它可累及多臟器、多系統,診治起來極為復雜。至今,風濕免疫病的診治依然是世界性難題。
栗占國選擇了跟隨老師在這個有諸多未知的難題領域里深耕。
很多時候,選擇迎難而上,也意味著擁有了“蹊徑變通途”的機會。
1988年底,在日本舉行的SEAPAL(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即亞太風濕病聯盟前身)學術年會上,因為碩士研究生期間的一篇研究論文,栗占國受邀作大會發言,其發言內容和照片被刊登在大會會報上。
那是栗占國第一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彼時,從風濕病診斷治療到發病機制的研究,來自中國的聲音還較少。受邀作大會發言的學術專家,也基本上來自日、韓、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動輒幾十或上百的參會人數相比,當時我國能夠參會的醫生,僅僅是個位數。
“SEAPAL會議使我注意到,在我們國家之外有一個‘繽紛’的風濕病世界??吹絿馔械呐R床和研究水平,對比當時國內現狀,我的內心受到震撼。也由此立志為這個專業的發展而奮斗?!崩跽紘锌?。
厚積薄發,從國內到國際
為不負學校、醫院領導以及科室兩位老主任的熱忱邀請和厚望,1998年底,栗占國回國承擔起發展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專業的任務。
此時,我國風濕免疫學研究和診治水平和國際相比,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大量的臨床問題亟待解決,不少國際共識尚未在國內普及。
“我是帶著自信和愿景回國的。因為曾經在國外學習和工作過,有了相應的臨床和科研積累,所以也比較清楚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在哪兒,優勢又在哪兒。比如我國的體制優勢,就能較為容易放大個人的力量。如果在美國,我可能只能帶領幾個人的小團隊做研究,但在國內,則可以培養、發展幾十或上百人的團隊,開展全國多中心研究。這在國外就很難實現?!崩跽紘寡?。
如栗占國回國之初所愿,現在,這種放大了的能量不只改變了他所在科室的發展和研究水平,也為國內風濕免疫學科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如今,團隊壯大到百余人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學科,已發展為風濕免疫領域的國家臨床重點??坪徒逃縿撔聢F隊,每年的門診量十幾萬人次,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內科疑難病中心之一。
“一個人的能量能夠被放大,歸根結底,在于團隊力量的匯聚。如同我們看國慶閱兵,受檢閱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被點燃的卻是全民的激情?!崩跽紘熘獔F隊每個人的優勢、關心每個人的發展,知人善用,把合適的人放在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位置,充分調動了每個人的積極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崩跽紘榻B,目前他的團隊已經發展成為一支醫療、教學和科研全面發展的學術型群體。其中,25人具備高級職稱,博導和碩導近20人;有海外學習經歷的22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的23人;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至少1項以上國家級項目的20余人;培養了100多名博士和來自國內300多家醫院的學科骨干和主任/副主任。此外,該團隊的多名骨干分別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部領軍人才”及“國家萬人計劃”等,形成了一個研究型群體、一批人才在發展的勢頭。
作為團隊負責人,栗占國本人則在2012年當選亞太風濕病聯盟主席。此后一年,他又當選國際風濕病聯盟(ILAR)主席,這也是該聯盟自1927年成立以來,第一次由亞洲人來擔任主席。此外,栗占國還兼任了《臨床風濕病》(《ClinRheum》)和《國際風濕病》(《IJRD》)雜志副主編及《自然》(《Nature》)和《柳葉刀》(《Lancet》)子刊的編委。
栗占國也一直致力于與國內其他專家共同努力,在風濕免疫學國際舞臺上不斷發出中國聲音。
由栗占國發起的“類風濕關節炎國際論壇(IFRA)”,作為風濕免疫界的國際性年度學術盛會,自2009年起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1屆,為中國和國際風濕免疫學界搭建了溝通的橋梁。
許多學者正是通過IFRA會議來到中國、認識中國。美國風濕病學會前主席D.Pisetsky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以《長城腳下的學術盛宴》為題發表文章,對中國的風濕免疫學科發展給予了贊揚。
患者為先,做前沿性研究
“風濕免疫病多為疑難病,臨床表現復雜、診斷困難。栗主任要求我們全科的醫師對每一位病人都要認真負責,仔細了解病情、查體,從不典型的甚至少見的癥狀和體征發現線索考慮診斷,給予相應的治療,不允許留下疑問而不去深究?!暬颊呷缬H人’那樣去診治,是主任的‘名言’,多年來經我們科診治的疑難病例不計其數?!辈稍L時,栗占國團隊的陳家麗醫生向記者表示,作為科室成員他們有驕傲也有遺憾,因為還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因對疾病認識不足或被誤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而出現殘疾或肺、腎嚴重病變,這將影響患者終生。
實際上,風濕免疫病最棘手的問題在于臨床上診治困難。為破解這樣的難題,栗占國帶領團隊著眼于臨床難題,先后申請到“973項目”以及國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的重點和重大科技專項等上百項課題,進行了從發病機制到新的診治方法和方案的系統性研究,并將這些創新研究成果實現臨床轉化,使國內外風濕免疫病患者受益———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可累及多個臟器或系統,臨床預后差。栗占國團隊在2016年首次應用低劑量IL-2治療SLE獲得成功。近期再次通過嚴謹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證實,低劑量IL-2安全有效,患者感染發生率降低,成果發表在風濕免疫領域頂級期刊《風濕病年鑒》(《ARD》)上。這也標志著,IL-2方案有望成為SLE的新療法,使更多患者受益;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致殘性關節炎。針對我國RA高致殘和低緩解的現狀,栗占國團隊牽頭的RA“長療程三聯強化治療”方案的全國多中心研究,使RA緩解率顯著提高。該方案被歐洲風濕病聯盟等指南推薦,已使患者受益;
此外,栗占國團隊還通過基礎和臨床研究,發現了多種風濕病特異性分子,并據此建立檢測方法用于臨床……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栗占國相信:國內會有更多研究成果,使我國風濕免疫病“患者誤診誤治多、致殘致死率高”的現狀得到改善,國際風濕免疫病舞臺上將有更多的“中國聲音”。
編輯:劉暢
關鍵詞:風濕 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