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首個世界患者安全日———
中國醫療質量和安全顯著提升
9月17日是首個世界患者安全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了解到,近年來,中國醫療質量和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壓瘡發生率、輸血反應率等患者安全類指標持續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介紹,患者安全主要是指通過采取系統性的、預防性的措施,降低醫療過程中以及醫院環境中的各類風險,使患者在醫院期間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維護患者及整個醫療環境的安全狀態,“患者安全并非獨立的內容,涉及醫療質量安全、醫療服務、醫療風險防范等方方面面,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今年5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9月17日設立為世界患者安全日,以傳播患者安全理念,推動全球協同合作,共同增進患者安全。
“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全世界每年就有數百萬名患者因不安全醫療而受到傷害,并導致260萬人死亡。這些死亡大多可以避免。”9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發文表示,提醒全球注重患者安全問題。文章顯示,每10名患者中有4名在初級和門診醫療中受到傷害。其中,最有害的錯誤與診斷、處方和藥物使用有關,僅用藥錯誤一項,估計每年就會造成420億美元費用。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說:“任何人都不應當在接受醫療時受到傷害。然而在全球范圍內,每分鐘至少有5名患者死于不安全的醫療。我們需要建立患者安全文化,以促進與患者的伙伴關系,鼓勵報告錯誤并從中學習,并創造一個無指責的環境,使衛生工作者能增強權能并獲得培訓從而減少錯誤。”
世衛組織呼吁世界各國和合作伙伴采取緊急行動,減少醫療過程中的患者傷害。提升患者安全和醫療質量對于提供有效的衛生服務和實現全民健康覆蓋至關重要。
周長強指出,第一屆世界患者安全日之際,衛健委將本屆世界患者安全日的活動口號定為“人人參與患者安全”,旨在動員醫院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患者安全、人人參與患者安全,由點到面、形成合力,共同編織一個緊密的安全網,提升醫院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權益。
周長強表示,多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建立并完善了醫療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臨床診療相關規范標準體系,明確了在診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對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衛健委將患者安全管理融入醫療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完善頂層設計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據介紹,自2005年開始,先后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了醫院管理年、醫療質量萬里行、大型醫院巡查以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等活動,通過改善醫療服務流程、加強單病種質控、構建醫院感染防控體系、提升臨床用血保障水平、加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等舉措不斷加強醫療規范化管理,完善服務,提升患者在醫院期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8年,衛健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專門就患者安全工作做出部署,明確提出五項主要任務和十項工作舉措。此外,從2006年起,中國醫院協會按照國際慣例每2~3年定期發布一版《患者安全目標》。
周長強透露,最新版《患者安全目標》于2019年5月底正式發布,該版《患者安全目標》是結合當前中國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實際,遵循“實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可實現性、國際可比性”的基本原則制定。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圍繞構建“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的患者安全工作格局、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營造積極的患者安全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此外,衛健委還將廣泛開展針對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宣傳教育,加強醫患合作,增強醫患互信,共同努力,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編輯:劉暢
關鍵詞:患者安全日 醫療質量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