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良渚玉器為何越晚越低端? 藏著許多未之謎

2019年03月29日 08:49 |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到: 

玉錐形器及其他半成品。

每年初春,錢報記者總會在北京見證一場“考古界的奧斯卡”——在昨天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上,20個入圍考古項目現場PK,今天中午,將揭曉最后的TOP10。

今年,良渚考古最新發現——“浙江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群”也是20名入圍選手之一。

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十大考古”,辦到第29屆,早已成為文博領域權威獎項。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的成果、理念、方法和技術,會在這一兩天里進行一次集體展示。而且,能有資格來PK的,必須是優中之優,好中選好。

今年的終極競演現場,“良渚人”第三個登場,演示只有16分鐘,通俗接地氣。不過,換作普通人,可能還是聽不明白。

那么,就來聽錢報記者講一個故事吧——這個故事要從4800年-4500年前,浙江德清雷甸鎮的一家玉器制作工廠,收到的一張訂單講起……

德清中初鳴遺址

一個良渚制玉工業園區

訂單要的是上千件玉錐形器和玉管。單子雖然大,但是檔次不高。老廠主心里有些疙瘩。

退休前,他也是做玉器的頂尖工匠,代代相傳的制玉工藝,老祖宗和他的這雙手,碰的可都是金貴的玉料,行話叫透閃石軟玉,是專為住在18公里以外的良渚王服務的,普通人無法享用。

怎么到了兒子這一代,日子越過越粗糙了?先是工廠開到了良渚古城外圍,接的訂單,也不再高精尖。而且這么大批量的貨,到底要發到哪里去?

4500年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方向明也在想這個問題——

2017年至2018年,為了配合良渚古城外圍遺址調查,以及國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從崧澤到良渚”的開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博物館對德清中初鳴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系統調查、勘探和試掘。

方向明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了當年那對良渚父子的制玉工廠,標準說法是:數個制玉作坊遺存組成的作坊遺址群。

定位顯示,這個遺址群在湖州市德清縣雷甸鎮,一個叫楊墩村的地方。在上世紀90年代,這一帶挖魚塘曾出土大量玉料。

車子經過一條古河道,名西大港,不遠處,指示牌顯示:木魚橋。

在楊墩村發現的點,不止一處——考古隊員陸續發現和確認了木魚橋、田板埭、保安橋、小橋頭、王家里等多處遺址點,目前已有7處,這些遺址點均有玉料出土。

專家統稱它們為:中初鳴制玉作坊遺址群。總面積達到了100萬平方米,規模非常大,而且每家工廠都離得不遠,是個不折不扣的“工業園區”。

批量生產小件低檔玉器

是當時最暢銷的潮流飾品

連續下雨,來保安橋遺址的這天,總算出了太陽。

方向明指著北邊,一條溝,呈斜坡狀,就在這些不起眼的堆積里,出土了大量玉料。

這些玉料,是良渚人在做玉器的時候,從上面扔下去的。而他的工作場所就在臺子上。堆積中發現的玉器成品、半成品、殘件200多件,基本上只有兩種產品:玉錐形器和玉管,還有一些零星的小墜子。

竟然不是良渚王和貴族用的三大件琮、鉞、璧,反而是小件玉器,類似小商品市場的水平,而且種類單一,量又大。

方向明認為,這說明當時良渚人的玉器生產已經能達到高度專業化的水平,因為做玉錐形器和做玉琮、玉璧,完全是兩種技術,玉料也有差異,需要不同的專業方向、專業人士。

玉錐形器,就是當時的流行飾品,良渚人一般成組插在頭上,身份越高,根數越多,最多的要插9~10根。所以這玩意兒一用就是一大把,無論貴族,還是普通人,都要用。

而從方向明做過的一組錐形器數量統計可以看出——越靠近良渚文化核心區域,用得越多,“說明中初鳴生產的錐形器,具有極大的需求。”

目前土臺頂部發現了4座墓葬,以及1個灰坑(你可以看成是古人扔生活垃圾的地方),里面有少量玉料,還有一塊不規則的紅燒土堆積,是房子的基礎殘跡。

這說明,良渚人在這里工作,死后也埋在這里。

溝的邊緣和外圍,還有良渚人挖的兩口井。

僅僅保安橋這一個遺址點,就能看出布局功能清晰,能讓我們了解到當時良渚人制玉的生產模式和規模。

玉器為何越晚越低端

這筆訂單藏著許多未解之謎

中初鳴發現的這些玉料,從開料痕跡看,都比較淺。

良渚人開料,最主要兩種方式,一種是用繩子沾上解玉砂,吭哧吭哧來回拉線切割;還有一種,就是片切割,也叫鋸切割。比如柱狀體的玉琮,尤其玉璧、玉鉞,100%是線切割。而中初鳴的良渚人,接的單子都是片切割深度比較淺的。

讓人疑惑的還有,這批訂單的玉料也離以前“柔潤淡雅”的標準差遠了,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蛇紋石。

良渚人的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所用玉料也有好差之分。最好的就是我們熟悉的用來做琮王、鉞王,俗稱雞骨白的透閃石軟玉。

第二名,是陽起石軟玉,顏色偏綠,因為含鐵量高。最后才是中初鳴遺址發現的玉料,經檢測原料大部分為蛇紋石,還有少量葉臘石。

難道身處良渚晚期的中初鳴良渚人,只能用低端玉料做玉器了?

方向明舉了個例子,比如反山遺址,哪怕是王的12號墓,也有手一捏就要變成粉的玉器,年代偏晚的14號、23號墓,有很多拿在手上都覺得輕飄飄的玉器,當時沒有系統檢測,現在懷疑就是蛇紋石。“高等級的墓葬里也出這些差的玉料,證明當時并不是你想要定制好的玉,一定都能拿到,工匠也會用蛇紋石去替代。”

方向明還有一件事想不通——在良渚文化中,幾乎所有的玉器都有神像的影子,但畫遍良渚玉器的他發現,“本來的‘眼角’很圓潤,弧線很美,但到最后,線條開始變得有點呆板。這可能有多重因素,材料是一個大方面。”

未解之謎很多,但在中初鳴發現的這筆訂單,卻讓人有些興奮,讓我們離答案,離良渚人又更近了一步。(馬黎)


編輯:楊嵐

關鍵詞:良渚 玉器 玉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