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當景區成為世界遺產之后……

2019年03月21日 09:49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原標題:成為世界遺產之后怎么辦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旨在保護對全人類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中國于1985年正式加入該公約。1987年,長城、北京故宮、泰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莫高窟6個中國遺產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而且在這一年,中國為世界遺產提供了一個新的遺產類型,具有文化和自然雙重內涵的復合遺產——泰山,豐富了世界遺產的品類。

1987年后,四川九寨溝、湖南武陵源等自然遺產陸續申報成功,但由于各地對于文化遺產申遺的認識不足,文化遺產沒有更多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4年,隨著布達拉宮,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曲阜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筑群4個文化遺產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掀起了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高潮。目前,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3項,世界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二。這些世界文化遺產時間跨度大、遺產類型多、價值內涵豐富,擁有古建筑、古遺址、文化景觀、文化線路、遺產運河等多種類型。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1985年中國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國家文物局積極支持并會同各地政府,在完善世界文化遺產法律法規體系、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制度、推動世界文化遺產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30多年來,我國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世界文化遺產申報與保護,以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護為核心的世界遺產保護理念,在中國被理解并廣泛接受。很多世界文化遺產地逐步形成了注重遺產本體、周邊環境和文化傳統整體保護,尊重遺產地民眾及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倡導以監測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和預防性保護的良性機制,實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圍繞世界文化遺產開展的本體保護和環境整治工作,在改善遺產保護狀況和保存環境的同時,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質,推動遺產地成為了生態保護、環境優美、人文獨特的城市文化空間和社會發展的新亮點。同時,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大提升了當地民眾保護遺產的文化自覺,提高了民眾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增強社會凝聚力、民眾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入選世界遺產要經過嚴格程序,其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國際認可。在入選之后,接受國際相關組織以及中國政府和民眾的監督。再加上各項配套法規的頒布和施行,世界遺產在我國已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認為。

然而,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事業并非盡善盡美,也面臨著如何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如何更好地發揮文化遺產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方面的作用等問題。賀云翱表示,某些遺產地拿到“世界遺產”金字招牌后,過度發展旅游,對于遺產地承載的文化內涵保護不夠;有些遺產地的監測制度執行不力,對于出現的問題存在發現不及時、糾正乏力的問題;有些世界遺產地陳列水平低下,對世界遺產的闡釋不足,如何發揮世界遺產的作用,進行知識傳播和經典解讀,有待進行全面深入的提升。

賀云翱建議,科學把握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加強對世界遺產地的監測和預警,增強世界文化遺產展示闡釋能力,進一步提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很多世界遺產需要博物館的陳列展示,比如土遺址,要借助博物館對其進行復原,讓觀眾了解其凝結的文化內涵,明白其承載的世界性意義。”賀云翱說。(李佳霖)


編輯:楊嵐

關鍵詞:遺產 世界 保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