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執照”里看變遷:從修鐘表需特許到辦公司“零門檻”

2018年11月29日 09:33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長沙11月28日電 題:“執照”里看變遷:從修鐘表需特許到辦公司“零門檻”

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清朝時的“販鹽執照”、民國時期的“買牲畜執照”、解放初期的“房產執照”、改革開放后的“臨時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近日,湖南省攸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職工李岳平將珍藏了多年的40多張“執照”公之于眾。其中約一半為改革開放以來的執照,它們像“連環畫”一樣生動展現了40年的時代變遷。

李岳平與執照的故事始于一張1957年的“商業營業證”。李岳平告訴記者,1989年,他在攸縣鸞山鎮工商所參加工作。父親李崇善打開家中抽屜的銅鎖,拿出了這張營業執照,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以前我領執照,現在你發執照,希望你把這份事業干好。”

受到父親的影響,李岳平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在報紙上搜羅信息,前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古玩市場“淘”執照。當他覓得有歷史價值的執照時,“很興奮,像見到了寶貝一樣”。

記者在40多張執照的“故紙堆”中看到,改革開放之初,執照的經營范圍窄、限定條件多,特種行業、外來戶、臨時經營都需要專門辦執照,城鎮和農村個體戶要區分辦理。執照的名字也五花八門,有“營業執照”“登記證”“許可證”等。

李岳平收藏的最早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由攸縣工商局于1981年1月13日頒發,編號為“工商個執字第0224號”。泛黃的紙張上,紅色的印章和裝飾花邊依舊鮮艷,經營項目等內容均由毛筆書寫,右邊貼著經營業主的黑白照片。

“那個年代的條條框框很多。”李岳平說,改革開放初期,個體私營經濟被認為是“拾遺補缺”,經營人員限于社會閑散勞動力,在社會上受到歧視,稍有不慎還會被當作投機倒把分子。申領營業執照有很多前置條件,程序繁瑣,一般需要一兩個月時間才能辦好。

一份上世紀80年代初的“特種行業營業執照”上,生產經營項目是現在稀松平常的“住客、飲食、煙酒”。李岳平說,當時,旅館業、舊貨業甚至修理收音機、修理鐘表都屬于“特種行業”,需要工商、公安兩個部門審批蓋章。

如今,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推進,工商登記日益便利化,開辦公司可以“零門檻”“零收費”“最多跑一次”,市場主體呈現爆發式增長。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新組建的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李岳平征集了43張執照,計劃進行集中展覽,并增加幾張最新的執照。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宣傳組成員文學軍說,40年來,民營經濟由“配角”變為重要力量,政府職能發生轉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小執照里可以看出大變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執照 變遷 李岳 岳平 鐘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