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我來添爾一峰青” 由“摹古”而“出新”
桃花源圖(國畫) 161.5×102.5厘米 明代 周臣 蘇州博物館藏
“唯有家山不厭看”“我來添爾一峰青”“筆硯寫成七尺軀”“我向毫端尋往跡”。中國古代山水畫所蘊含的精神追求、所達到的筆墨成就、所代表的人文內涵,一直是后世研習傳承的重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需要立足于傳統進行系統性梳理、比較性研究,也需要發掘與當代精神相契合的點,并通過合適的闡釋方式讓公眾易于接受。
北京畫院自2015年起推出的“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系列展”,以明清繪畫為切入口,通過整合國內重要文博機構的藏品資源,以共同辦展的形式,將明清繪畫的不同切面分類整理、展示,蔚為大觀。迄今為止,已舉辦明清文人實景山水作品展、傅山書畫精品展、明清人物畫的情與境等展覽,在業內屢獲好評。11月5日起,作為該系列第四展的“我向毫端尋往跡——明清山水畫的古意今情”匯集了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單位收藏的35位書畫家的逾50件明清諸派的摹古佳作,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持續展出一個月。從明清文人的實景山水中挖掘山水畫“實景”與寫生的關系,到傅青主的個案研究,再到明清人物畫情與境的營造范式,以至從“摹古”中尋覓古意今情,這個研究系列從畫家在自然界中如何進行寫實性描繪的討論,又回歸到強調傳統繪畫中臨習古人的重要性,再一次顯示了“向傳統致敬”的真誠和深度。
以古為師,是中國繪畫傳承至今的不二法門。師古人與師造化,同為中國繪畫不可或缺的承學方式。一般來說,畫家把臨、摹、仿作為繪畫入門的途徑,通過臨摹古人的畫作,傳達先賢的神韻,并在此基礎上以自然為師,最后達到理想的境界。明清時期,隨著城市商業的繁榮和文人士大夫對“格物致知”靜觀沉思的追求,文人畫占據了畫壇主流,亦是明清文化形態中濃厚的復古傾向的反映。諸多畫家極盡摹古之能事,通過吸收古人的筆墨技法,融入古人的情與神、心與意,使摹古成為文人畫家與古人進行心靈溝通的方式。到了清代,“四王”的臨習出入宋元,刻意摹古,慘淡經營,梳理和總結了中國山水畫的筆墨藝術,使之具體而微,修正了禪學意味上的虛玄之象,實現了“精妙而能”。本次展覽上,包括沈周、文徵明等吳門畫派畫家和以董其昌等為首的松江畫派以及清初“四王”等傳派的摹古山水畫佳作,共同呈現了這一臨習傳統的情形,以及明末清初山水畫壇流派紛呈、氣象萬千的局面。
但摹古不僅僅是對繪畫技法的深研與繼承,更是同古意、憧憬、理想的對話與交流,是在諳熟傳統之后通過主觀性理解,結合個人生命體驗、藝術感悟之后的推陳出新。此次展覽中蘇州博物館藏周臣的《桃花源圖》,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為繪畫題材,描寫了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遇先秦避亂于此隱居的后人的情景,畫意清新,構圖深遠,用筆尖勁爽利。畫家通過對文人士大夫心中桃花源的著意描繪,表達了對理想社會及生活的一種向往和價值追求。
明清畫家師古、仿古有哪些途徑,古意如何轉化,展覽中亦有探索。如蘇州博物館藏文徵明的《三絕圖卷》,畫中的粗筆水墨主要取法于沈周、吳鎮,兼師倪瓚、趙孟頫和黃公望,畫面內容則以實景“石湖”為題材,這里據傳是畫家經常與友人雅聚之地,畫卷上的題詩更是反映了其登高訪古泛舟游湖的雅樂,是將古人詩意進行形象轉化的實例。此外,蘇州博物館藏清代僧人上睿的《為友梅作行樂圖冊》,描繪了其為友所作的四季行樂圖,云山游“春”、荷塘消“夏”、“秋”郊圍獵、“雪”山訪友,盡顯畫家高情逸致。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唐寅繪《唐解元仿古今畫譜》等善本、古籍與版畫則反映了傳承的不同形式和效果。
明清的畫家通過臨仿的方式體味先賢的“古意”,用筆墨語言實現了轉化。那么,今天的中國山水畫家如何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師古而化之”,開辟蹊徑、借古開今?展覽一方面通過獨特的展陳方式和環境營造,使觀眾徜徉于與古人心靈相通、精神相融的山水世界里悄然入境,另一方面,借助“由古向今”的敘述方法和展覽脈絡,還原了明清山水畫摹古題材創作的發展歷程,讓觀者在與古人對話、吸取藝術養分時,思索今天的創作坐標。“摹古”是為了“出新”,此次展覽是對當代中國山水畫發展的一次啟迪,同時也反映了北京畫院一直踐行的以問題意識帶動學術研究、以學術研究帶動展覽呈現的研究與展覽方式。
編輯:楊嵐
關鍵詞:摹古 明清 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