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產業數字化”成制造業未來趨勢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成為了其中備受關注的焦點,“數字中國”的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但是隨著數字化對各行各業的改造的不斷演進,數字化的推進也出現了難易之別,在數字化的建設中,“產業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也越發明顯。
“數字經濟在制造業領域能產生最大價值”
近日,信息技術咨詢公司IDC在網易云創大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企業數字化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逐年增加,至2017年已經達到32.9%,規模達27.2萬億元。但相對于發達國家(美、德、英)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0%,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增速將近20%,已超過上述發達國家。
IDC通過對我國六大重點行業的100家大型企業調研顯示,在整體數字化水平方面,行業間差距較大:靠近消費者的行業(零售、文娛、金融)數字化程度較高,很多已經接近或成為數字化原生企業;信息化投入較大、創新動力強的行業,如教育,數字化程度有一定積累,但也面臨較多問題;依賴行政推動力和資源的行業,如政府機構和制造業,數字化程度相對較低。其中,超過50%的中國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尚處于單點試驗和局部推廣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在所有的產業里面,我們認為數字經濟能產生最大價值的就是制造業。只有制造強,中國才能成為強國”,網易副總裁、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數字產業化”到“產業數字化”
“以云計算為核心技術引擎,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生態為主要商業載體,以開放共贏為主流合作模式”,IDC報告指出,數字經濟應具備上述四大特征,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態,也是世界經濟創新發展的主流模式。
對此,汪源表示,“未來只有一種企業,就是‘數字企業’。要成為數字企業,第一步就要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他認為當前“上云”已經成為企業共識,但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需求越來越多樣,技術與應用也越來越復雜,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提供所有解決方案,基于生態的創新變得日益重要。
“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成型,這叫數字產業化,但從數字產業化到產業數字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汪源表示,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必然要求實現產業的數字化,其中產業生態集群是一種高效的實現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水平的途徑。
據戴爾科技集團發布的最新中國市場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簡稱DTI指數)顯示,95.5%的中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障礙,85.5%的企業決策人認為企業應該進行更為廣泛的數字化轉型,這也表明了數字化轉型需要更多產業的配合和參與。
“在中國,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時代向前飛速發展,重塑著各行各業的業務模式、競爭態勢和發展趨勢。”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表示。“盡管我們站在這一巨變的前沿已有時日,但在今天,把握時機至關重要,這將關乎企業的未來存亡。企業要做到真正的數字化轉型,就要做到業務轉型、IT轉型、生產力轉型和安全轉型。”據戴爾科技集團發布的最新中國市場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簡稱DTI指數)顯示,85.5%的企業決策人認為企業應該進行更為廣泛的數字化轉型。
IDC預測,到2021年,全球至少50%的GDP將以數字化的方式實現,數字技術將全面滲透各個行業,并實現跨界融合和倍增創新。(記者 葉丹)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數字化 企業 轉型 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