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北京大數據企業軟博會結緣張北
草原的陡然升高,給距北京只有200多公里的張家口市張北縣形成了天然的一道壩,這里年平均溫度只有3.2攝氏度。由此帶來的氣候優勢,讓張北瞅準了大數據產業,意在打造“中國數壩”。
一窮二白的小縣城,如何成為數據高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北京軟件企業把目光投向張北。近日舉行的2018軟博會上,360、九次方大數據等企業與張北縣政府簽約,將通過合資設立大數據公司等方式,幫助張北縣打造“云上小鎮”。
合作第一步瞄準馬鈴薯
張北給很多北京人的印象只是壩上草原。三年前幫助張家口市起草大數據產業頂層設計規劃時,九次方大數據公司的副總裁郎佩佩才意識到這里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一塊“良田”。
天然的一道壩讓張北即使在炎夏也格外清爽。地處北緯40度到41度,也是國際公認的云計算產業“黃金緯度”區。這里的氣候條件,可為數據中心運營節約降溫成本45%以上,極大地延長服務器的使用壽命。
張北的另一個優勢也源于這道壩。獨特的地理條件,讓張北“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全縣風電裝機233萬千瓦、光伏裝機52萬千瓦,風電和光伏年發電量達到62億度。這降低了張北的用電成本,目前云計算項目已實現每度0.42元的直供電價,遠低于大工業電價。
此外,張北界內有兩條國家骨干網絡經過,還打通了和北京連通的三條雙路由光纖,實現了近零延時,這意味著在張北發展大數據有了和北京一樣的傳輸效率。
“以前合作的都是省級和市級地區,張北是唯一一個縣級地區。”從2016年為張家口做大數據產業規劃時,郎佩佩已覺察到這個小縣城不凡的優勢和潛力。今年的軟博會上,九次方大數據公司與張北縣簽約,合力發展大數據產業。
讓人沒想到的是,雙方最初醞釀的合作竟瞄準了張北遍地都是的土豆。郎佩佩說,雙方正計劃合作發掘農業大數據,帶動馬鈴薯產業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各環節的升級,“比如通過物聯網技術,大棚里的溫度、土壤濕度等數據都能掌握,實現精準培育。”
京企助力打造完整產業鏈
2012年,守著眾多優勢的張北意識到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必要性。但千百年來以農為生的小縣城如何實現向信息產業的完美躍升,無疑是個問題。
據專家分析,高端數據中心應布局在距離大城市200公里至300公里的縣城區域。而張北距北京225公里、距天津350公里,正處于京津冀經濟圈與晉冀蒙經濟圈的交會處。
更重要的是,北京是全國軟件技術創新的主陣地,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年收入超過8000億元。京張兩地互動成為發展張北大數據產業的關鍵。張北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早在2012年10月,北京市與張家口市簽署了《京張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合作協議》,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即被北京市列入京張合作建設項目。
6年間,張北上馬了大量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未來京張兩地企業的合作也將更加聚焦產業鏈。“客觀地講,張北大數據產業目前還以數據存儲中心為主,這一環節處在產業鏈的底部,產業鏈條頂部的應用、交易等環節,張北還相對欠缺。”郎佩佩說。目前,九次方大數據公司與張北縣的合作協議已涉及到產業鏈條上的幾乎每個環節,以幫助當地加快培育大數據產業鏈。
合力為張北建設“云上小鎮”
張北縣相關部門介紹,到2020年,數據中心規模將達到150萬臺服務器,支撐“9+N”朵云應用服務平臺建設,基地入駐企業200家以上,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九次方還將在張北縣設立大數據學院,通過開設大數據技術、應用場景等本科生或研究生課程,每年為當地培養1000名專業人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給張北培養人才,給本地帶來更強的發展后勁兒。”郎佩佩說。
同樣,在軟博會上,北京企業360也與張北縣簽約,將充分利用張北縣在政策、資源和市場等方面優勢,發揮360企業安全集團在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張北縣信息安全產業等。
張北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縣縣城北部已規劃了云計算基地,其中將建設“云上小鎮”,專門發展云計算產業。據了解,九次方大數據公司也將參與建設張北“云上小鎮”,打造集園區、社區、街區為一體的大數據小鎮生態圈。
按照目前的計劃,未來三年“云上小鎮”將吸引500家大數據產業鏈相關企業落戶,并圍繞大數據基礎硬件層、大數據技術支撐層、大數據應用層、大數據衍生產業層、大數據金融交易等內容進行產業布局和功能劃分。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數據 張北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