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科技企業應重視海外知識產權布局
“中國科技企業應把知識產權作為一項核心資產,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為商業發展保駕護航。”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馬克·斯威特說。
與此同時,該事務所上海辦公室管理合伙人王寧玲告訴記者,她2008年回國開辦上海辦公室,當時中國剛開始推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王寧玲過去10年的工作經歷,見證了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和中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顯著提升。
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姚克實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15年,在他看來,中國已經從一個進口技術的國家變成一個出口技術的國家。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已經創造了很多新的技術,這反過來要求中國企業擁有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姚克實認為,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需要一種信任機制。因為獲取專利需要付出時間和金錢成本,而這項專利可能在很長時間后才會真正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企業堅信知識產權將在未來產生足夠的價值。
別忽略海外知識產權布局
北京人工智能專利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劉翰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與歐美人工智能企業在全球布局專利相比,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申請的專利中有90%以上都是國內專利。
“中國科技企業可以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系統,對商標、專利、版權、商業秘密等進行全方位的保護。這樣的保護有利于它們在國際市場的安全,同時也可以抵御來自商業對手的競爭。”斯威特說。
對于計劃進入海外市場的中國科技企業,斯威特建議,應提前掌握相關技術在全球的知識產權分布情況,了解在進入海外市場后會不會出現知識產權風險。這不但對中國科技企業有幫助,也會打消它們的國外合作伙伴的疑慮。因為后者也不希望存在知識產權風險。
尤其需要關注的是海外市場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布局。斯威特說,因為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布局很有可能是自己未來的風險所在。
向歐美企業學習經驗教訓
斯威特認為,中國科技企業可以從歐美競爭對手身上吸取不少經驗教訓。
“首先應該從歐美競爭對手的錯誤當中學習,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專利。它們的經驗證明,一旦知識產權沒有保護好,意味著企業的災難。”斯威特說。
斯威特提醒中國科技企業從多方面保護自己的創新和發明。美國和歐洲的企業過去傾向于申請發明專利,最近幾年智能產品外觀專利引起的法律糾紛非常多,它們開始意識到外觀專利的重要性。除了專利保護,也要考慮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保護,其中包括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保護等。
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量迅速增長,但姚克實認為,應更加重視專利的質量,因為專利貴不在多,而在于精。
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案例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家加拿大公司擁有在數據傳輸領域的上萬件專利,而另一家小公司只擁有3件相關專利。當這家大公司威脅這家小公司購買其技術許可時,這家小公司最后僅憑借3件核心專利與擁有上萬件專利的大公司達成了交叉許可協議。
“專利是對企業的一項長遠投資,重點是它們在未來產生的價值,而不是它們的數量。”姚克實說。(記者 劉園園)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專利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