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尋求區域協調發展的“福建方案”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和落實趕超工作的關鍵時期,福建省提出在更高站位上謀劃推動全省區域發展戰略布局,強化全省“一盤棋”思想,以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進一步帶動閩東北(包括福州、莆田、寧德、南平、平潭)經濟協作區和閩西南(包括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在新起點上進一步形成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的良好格局。
資料圖
這一戰略的提出有何背景?能產生什么作用?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省提出打造區域協作升級版,是貫徹十九大精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這一主要矛盾的“福建方案”。
三大背景看戰略意義
在朱四海看來,首先,閩西南廈漳泉三龍、閩東北福莆寧南嵐,通過這兩個協作區來推進,有利于新福建省域經濟的空間組織和綜合協調。
其次,新一輪區域發展,一定程度上就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從城市經濟、縣域經濟、開發區經濟等三大經濟板塊的協調發展來看,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城市群中首位城市的首位度太低。
“城市首位度是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北城市群和以廈門為中心的閩西南城市群,各有11個城市經濟體。但是,按照第一位城市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應相當于二三四位城市總量的標準,福州和廈門的首位度都太低。”朱四海分析說,去年我省城市經濟占省域經濟比重的72%,推進高質量發展和落實趕超工作重點要依托城市經濟來推動,增強福州和廈門的帶動力,構建用兩個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群發展、帶動區域發展的新格局,提高省域競爭力。
“最核心的背景是能夠以時間換空間。”朱四海認為。如今,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北和以廈門為中心的閩西南分別形成“兩小時經濟圈”,隨著高鐵和高速公路互聯互通,生產力的空間組織和人口的空間組織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以福州、廈門為龍頭打造閩東北城市群、閩西南城市群,將有力推進區域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
四個方面推進區域協作
朱四海認為,當前,我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推動閩東北和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
加快城市化步伐。目前,省內“2+3”的“全省一盤棋”空間格局已形成,即沿海綜合通道、南三龍山區綜合通道,以及福州到南平、泉州到三明、廈門到龍巖這三條山海協作通道,能在更大范圍內通過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實施兩大經濟協作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形成從福鼎到詔安的沿海城市連綿帶,形成沿海全域城鎮化的大格局,促進海峽城市群與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協同發展,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
推進工業化進程。新時期可以形成山區和沿海兩條工業走廊,一是福詔工業走廊,二是南三龍工業走廊。
做大海洋經濟。通過兩個協作區山海合作協同發展,使得海洋國土開發能獲得規模效應,使得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能更好地協同發展,由此帶動海洋經濟發展。
促進區域經濟系統升級。有效提升閩東北、閩西南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推進福州、廈門率先形成萬億元的經濟規模和千萬級的人口規模,形成特大型城市進入萬億元俱樂部的城市組合,進而帶動其他沿海城市和南三龍山區中心城市的轉型升級,帶動目前還相對較弱的閩江頭尾武夷新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快速發展。
“這個過程,迫切需要構建一個大的區域協作格局,需要安排一些大的產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是要推進南北產業協作,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協作紅利,為彼此間的協作構建一種良好的正向激勵機制。”朱四海說。
講好“中國夢”的福建故事
“實施兩大協作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將加快推動福建高質量發展,保障趕超目標的實現。”朱四海表示。
當前,要重點突破簡單的政府主導搭臺唱戲的協作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各方的協同作用,全面提升協作的廣度、深度和幅度,推動高質量發展。
兩大協作區經濟協作發展,要發揮所有行業、所有區域、所有領域人的作用,通過城市經濟帶動縣域經濟和開發區經濟,有效提升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配置效率和資源配置的規模經濟性,加快發展速度。
能夠推進數字福建數據紅利的釋放。建成了政務云和商務云,通過協作區大平臺這一動作,將更好地釋放數據紅利,使得數字福建的數據紅利在區域協作過程中構建正向激勵機制。
能夠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縱深發展。通過協作區建設,將使得我省國土空間的功能分劃,即“沿海發展經濟、山區保護生態”這一格局形成制度化安排,使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能夠有效提高清新福建的整體競爭力。區域間協作發展將提升福建對外的整體形象,未來上升到海峽,構建海峽城市群、海峽港口群,能夠與長三角、珠三角港口群城市群協同發展,實現“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推動福建率先實現現代化,講好“中國夢”的福建故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發展 城市 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