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在動能轉換中重塑優勢——中部七省推進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太原4月27日電 題:在動能轉換中重塑優勢——中部七省推進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
作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中心,工業主導、投資拉動曾是中部七省的共同特征。今年一季度,七省在動能轉換中實現良好開局,通過實施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雙向開放,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重塑競爭優勢,助推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在動能轉換中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一季度,中部七省經濟均實現良好開局,除山西、山東外,其余省份經濟增速都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七省經濟增速出現分化,山東、安徽、河南增速略有放緩,湖南、山西有所加快,湖北、江西持平,七省增速在6%至9%的區間范圍。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除湖南、湖北、安徽3省工業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外,其余4省增速放緩;投資數據更加明顯,除安徽外,其余6省投資增速較去年全年全部放緩。
記者進一步采訪發現,經濟增速分化與增長動能轉換密切相關,一方面,傳統的工業主導、投資拉動作用開始減弱;另一方面,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七省多處于產業轉型的陣痛期。
山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衛永杰表示,今年山西將退出煤炭過剩產能2300萬噸,受此影響,一季度山西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煤炭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8%,同時非煤產業占比提升至54%。
在湖北,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連續五年下降,但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勢迅猛,一季度增速29.1%。在山東,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零”增長的同時,服務業投資增長19.2%,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山東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陸萬明說,近年來山東加快動能轉換、壓減低端落后產能、加大加嚴環保約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增速,但為聚焦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
伴隨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產能加快出清,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早在2015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就已超過50%,但直到去年底,七省中僅山東、山西達到這一標準。今年一季度,湖北、湖南服務業占比雙雙超過50%,安徽、江西第二產業占比也已降到50%以下。
創新與改革重塑競爭優勢
一個80平方米的樣板房一周就可以建好,15天就可以完成裝修。這在傳統建筑領域或許難以想象,但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建筑裝配式示范項目中卻成為了現實。
這是中部七省推動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部七省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競爭中尋找新路徑,重塑新優勢。
今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安徽便召開科技技術獎勵大會等“科技五會”,推動創新由跟跑到領跑、創新成果由低端向高端、基礎研究向產學研用一體化轉變。
同時,湖南提出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湖北提出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新經濟發展聚集地,山東啟動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西明確“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能源革命排頭兵、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三大目標定位……
新定位帶來新發展、新項目,項目落地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中部七省紛紛出實招發力“放管服”改革,簡化群眾和企業辦事程序。
去年11月下旬,江西公布了省本級首批共173項“一次不跑”政務服務。走進江西吉安市吉州區行政審批局一樓大廳,透明的玻璃柜里封存著23個部門的審批公章。群眾和企業辦事自助取號,16個窗口一字排開,任何一個窗口均可受理全部業務。
吉安康明眼科醫院負責人鄭華說,過去辦理企業年檢,從交材料到年檢完最快也要一個月,現在頂多一星期就能辦好,空出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研究企業發展。“企業投資規模5000萬元,現在環境更好了,后期打算繼續增資1億元。”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人才、技術、資金、創意等紛紛向新經濟領域涌流,推動產業發展邁向新高端。
雙向開放蘊藏新機遇
4月20日,江西南昌地區首趟中歐班列(南昌-莫斯科)在南昌向塘鐵路口岸鳴笛啟航,滿載著41車服裝、鞋帽、電器、箱包等商品前往莫斯科,這標志著南昌至莫斯科中歐班列正式開行。
正是借助中歐班列,湖南歐智通科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WiFi設備已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季度實現銷售額2億多元。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七省擁有的鐵路、水運、航空等大通道優勢進一步增強,各省緊抓機遇,爭當開放前沿。
除山東外,中部六省既不靠海,又不沿邊,盡管擁有承東啟西、接南連北的區位優勢,但在對外開放中一度發展滯后。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呂連生說,改革開放初期,安徽與江蘇經濟體量相差不大,正是由于開放滯后,才大幅拉開了蘇皖差距。如今,“一帶一路”為中部省份帶來了新機遇。
一季度,中部七省中,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等地進出口總值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37.4%、37.2%、35.2%、24.5%、13.7%,成為各項數據中最亮眼的成績。(記者梁曉飛、袁軍寶、徐海波、余賢紅、董雪、劉懷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部 轉換 優勢 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