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綠色的生機,百姓的生計——模范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湖州之路
新華社杭州4月19日電 題:綠色的生機,百姓的生計——模范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湖州之路
新華社記者 沈錫權、吳帥帥、張璇、王優玲
春天的絢爛起于一顆種子的蘇醒。書寫綠色發展理念的道路上,南太湖之濱的浙江湖州——這顆已經破土的種子格外生機勃勃。
俯瞰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3月2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首次提出了這一關系文明興衰、人民福祉的發展理念,綠色由此成了這座江南古城發展圖景的主色調。
綠色之于湖州,是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的切實行動;是產業轉型、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招引英才,贏得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
10余載光陰流轉,湖州各地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超前的意識和果敢的行動,篳路藍縷,奮發作為,綠了山川,清了湖水,富了百姓。
俯瞰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高家堂村(3月2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綠色安居:“人生只合住湖州”
初春時節,天氣清冷。這是位于湖州安吉縣山區高家堂村的一個普通早晨,寧靜的山村人家正在準備開門迎客。
走進一家叫“亞萍民宿”的小屋,女主人方生琴熱情地告訴記者,環境整治好搞起旅游后,高家堂村的面貌煥然一新,這個800多人口的村子在旅游旺季每天有四五千人的游客接待量。
老兩口每年經營民宿收入能達8萬多元,加上打零工和每月1500元的失地保險,方生琴很滿意現在的收入與生活。
“青清家園,凈靜村莊。”這是高家堂村的旅游口號。從2003年建設仙龍湖開始,這里的鄉村旅游就越做越紅火。“現在有企業投資11億元在這里建滑雪場,以后夏半年漂流、冬半年滑雪,高家堂村旅游就沒有淡季了。”村委會主任潘小眾說。
在湖州長興縣水口鄉,經營農家樂成了當地農民的主業。不少游客說著一口外地話,有的一住就是小半年。記者采訪的水口鄉顧渚村,從事農家樂經營的農戶超過80%,戶均年收益接近30萬元。
湖州全域,像高家堂、顧渚這樣人氣興旺、充滿活力的村莊多達百余個。2017年,湖州市鄉村旅游總收入達82.3億元,同比增長28.1%。
“5年前我剛來長興工作,同學笑話我;現在我把家安在這里,同學都羨慕我。”浙江大學博士王秋艷說,“春天桃花節、夏天摘果蔬、9月太湖開捕、12月湖羊節,住在這里幸福指數太高了!”
位于湖州南太湖之濱的月亮酒店,每到夜幕降臨便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形成獨特的“心形”倒影。現在,這個水月鏡花的“愛心”已在岸上做成了產業:“蜜月小鎮”為代表的新產業在風光旖旎的南太湖不斷集聚。
當年的造紙廠成了婚慶策劃工作室,大排檔成了影視拍攝基地,漁船碼頭成了康養中心……一度蘆葦叢生盡顯荒涼的南太湖沿線,現在是文創、婚慶、健康產業的集聚區。
水清景美人自來。南太湖度假區黨委書記葛偉說,2007年,這里只有區區2萬人,現在人口已達14萬人,去年接待游客總量達740萬人次。
700多年前,詩人戴表元曾感嘆:“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舊時盛景之贊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實寫照。
俯瞰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原鄉小鎮(3月1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綠色轉型:西塞山前重現白鷺飛
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湖州今天喚回的綠水青山背后,是長達15年觀念與觀念的博弈,這是一個艱難痛苦、自我革命的過程。
本世紀初,湖州同樣面臨傳統發展模式帶來的陣痛:印染、礦石開采等傳統產業高污染、高耗能,太湖流域水污染嚴重;毛竹等自然資源大肆砍伐、利用效率低下;農村的人居環境臟亂差……
石料開采是湖州部分農村的傳統支柱產業,曾有“上海一棟樓,湖州一座山”的說法。
吳興區妙西鎮當年就是一個靠礦致富的鄉鎮。2005年前后該鎮大大小小的礦山達22座,年產量多達1800萬噸,石礦利稅占鎮財政收入的90%,村民收入的30%也依賴開礦。
這里就是張志和《漁歌子》描繪的“西塞山前”。在碎石亂飛、污水橫流的采礦作業環境下,“白鷺翻飛、鱖魚肥美”的景象漸漸消失了。
溫室養殖甲魚則是吳興區東林鎮一項有30多年傳統的富民產業,將近70%的農戶從事溫室甲魚養殖,一個甲魚大棚能給百姓帶來10萬元的年收入。
但這是一個高污染行業:為了維持溫度,甲魚棚內需要長期生火加溫,一到秋冬,東林鎮時常成了烏煙瘴氣的“霧都”;長期投放飼料和藥物則讓太湖周邊的小微水體成了惡臭的劣五類“三色水”。
取舍、抉擇,每一項挑戰固化習俗、既得利益的變革,都是痛苦的過程。但轉型不能畏葸不前!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安吉縣余村考察,得知村里關閉礦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后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習近平當時還說,不要以環境為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可持續。生態立縣或許會犧牲掉一些經濟增長速度,但仍要舍去一些嚴重污染環境的高能耗產業。
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
面對幾十年的富民產業,東林鎮黨委書記何鋒鋒說,關停等于砸了百姓的“金飯碗”,村民能不和我們急嗎?
除了耐心溝通,落實補償,引進企業,安置就業,為了盡早拆除2700個高污染大棚,鎮干部還帶頭走南闖北幫養殖戶推銷塘中已放養甲魚,何鋒鋒一人就幫農民賣掉2000多噸。
“2006年,礦山一停鄉鎮財政減少了5000多萬元。最難的時候,鄉鎮食堂都開不了伙。”妙西鎮黨委書記包永良回憶說。
一番刮骨斷腕,喚回綠水青山。經過10余年努力,如今的西塞山,又重新出現了白鷺的翩翩身影,已吸引各地游客達150萬人次。
綠色產業也在妙西鎮落地生根。在一處礦山原址,新建的700多畝光伏發電設施去年應稅銷售收入就達2200余萬元。
2003年,浙江省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始實施,尋找失落的家園也在湖州全面展開。在此基礎上,2008年“美麗鄉村”建設又在湖州率先破題:縣域成了美麗景區,村莊建成特色景點。截至2017年,湖州共有市級美麗鄉村622個。
游客乘坐觀光小火車從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的休閑驛站邊駛過(3月2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綠色振興:把盎然生機變成百姓生計
“沒有城里人光顧何來鄉村振興?沒有產業支撐生態優勢也成不了經濟優勢。”安吉縣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深諳此道。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發展“家庭農場”,朱仁斌決定帶著村民“搶頭口水”。通過“公司+村+家庭農場”的模式,魯家村先后引進了18個各不相同的農場,村里還鋪上了一條4.5公里長的窄軌鐵路,用旅游小火車把農場觀光點“串”了起來。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魯家村在幾年間創造了“小村經濟奇跡”: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至1.4億元;通過村集體入股旅游開發,每戶一股的價值從2014年的375元,飛漲到2017年底的19800元。
在距離上海200多公里的湖州德清莫干山,“相中”這片綠水青山巨大潛在價值的不僅有“老鄉”“老板”,還有不少“老外”。
“追求優質的生態環境是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共識。”南非人高天成說,10年來,他陸續投資超過7億元,在山溝溝里建高級民宿,很多朋友說他“瘋了”。
后來的事實證明,生態投資回報頗豐。高天成說,他的“裸心”系列房間平均每個床位每年能上繳稅款約10萬元。
“我可是德清縣旅游業第一納稅大戶哦!”高天成用流利的漢語說。
目前已有10多個國家的外國人到德清莫干山開起了“洋家樂”,莫干山下農民的土坯舊房也成了“香餑餑”,或轉包或自營,一些村里的阿婆也學起英語招待客人。
莫干山鎮鎮長曹婭芬說,通過生機勃勃的民宿產業,當地勞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32000元,超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
靠山吃山不斷被賦予新內涵。
一根竹子值多少錢?
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介紹,安吉以全國1.8%的竹資源,形成了占全國20%的竹制品市場、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竹產業,農民收入的將近一半來自于此。
竹燈、竹酒、竹纖維、竹地板……倚靠科技和人才的“催化”,安吉人把“竹文章”做到了極致,形成八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的格局。
借綠水青山,招各路英才,湖州正在依靠“生態引力”虹吸要素。
“專家學者多看重居住環境,歐美發達國家的不少研究機構就設在風景宜人的小城鎮。”落戶安吉縣的“國千”專家、留法博士斯康說。
戶籍人口僅有46萬人的安吉縣擁有13個院士工作站,17名“國千”專家,近80名博士。
既無高校人才優勢、也無產業基礎的德清縣,4年時間“無中生有”崛起一個“地理信息小鎮”,吸納了包括中海達、國遙在內的160余家業內重點企業,業務涉及衛星發射等高科技領域,并有10位兩院院士在這里工作。2017年,該“小鎮”產值超過60億元,稅收4.68億元,連續4年實現稅收翻番。
小朋友在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原鄉小鎮體驗滑草(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綠色守衛:以一流創新人才守護最美家園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組建生態環境部、制定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中國綠色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蹄疾步穩。
湖州市長錢三雄說:“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湖州要努力成為踐行理念的模范生,不僅要干部擔當、群眾響應,還需要借助高水平專門人才的力量。”
集納一批生態環保領域的高端人才成為“護綠使者”,又是湖州的先行創舉。
讓道路“吃”尾氣,這是斯康博士的創想。2014年,他創辦的云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安吉。
通過均勻噴灑,斯康團隊的產品對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等汽車尾氣降解效率已達10%至20%,有效處理時間長達1年。
“國千”人才李光輝博士致力于水污染處理。他的團隊2007年起扎根湖州,已申請36項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低含油污水深度處理領域的技術與產品空白。
同樣是固廢處理,“國千”人才車磊博士實現了變廢為寶。他研發的廚余垃圾處理終端設備,一天能“消化”300公斤左右的廚余垃圾,并產出60至90公斤的天然有機肥。
留學回國后,山東漢子車磊帶著創業夢想來到湖州創立公司。2013年,由他牽頭首創的“畜禽廢棄物熱解炭化處理技術”入編原農業部主編行業導則,處理后的產物可以直接用做土壤改良劑。
如何讓傳統產業“綠”起來,鉛蓄電池界的龍頭企業天能集團借助的也是人才。
7名院士、4名“國千”專家、30余名教授顧問、50余名碩博士研發團隊……天能的“外腦”讓企業2009年率先進軍蓄電池循環回收利用產業,如今天能循環產業園,一年回收處理廢鉛酸蓄電池可達40萬噸,回收利用率達99%。
為達到讓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一次性解決問題”的目標,湖州還成立了一家“國千環境研究院”,成員由大氣、土壤、固廢、水環境、生態圈等研究方向的10名“國千”、院士級高層次人才組成,目前相關工作方案已推廣到浙江、廣東等省。
據湖州市人才辦主任賀雪榮介紹,2009年至今,湖州自己培育入選“國千”專家51名,院士專家工作站70余個,“國千”專家數量位列浙江省第三位,僅次于杭州、寧波。
“用一流的生態環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保護一流的生態環境,始終把綠色這個湖州的最大優勢發揮好,堅定不移。”馬曉暉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湖州 綠色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