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渝新歐”貨單中的中國西部“轉型密碼”
新華社重慶4月9日電(記者栗建昌 張琴 趙宇飛)重慶資深車友吳曦訂購的新款進口轎車,從德國搭乘渝新歐班列抵達重慶整車口岸,從訂購到提車不到20天。
2014年12月28日,裝載著248輛長安汽車的專列由重慶果園港出發開往蘭州。 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難以置信,以前至少要等兩個月。”吳曦說,以前進口汽車都是先通過海運抵達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清關報檢后再轉運到重慶等內陸城市。
從中國西部直轄市重慶直達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是中歐班列的典型代表。中歐班列是指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自2011年3月誕生以來,已發展至50多條線路,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
作為開通最早、貨運總量最大的中歐班列,“渝新歐”正式運行7年以來,一張張貨單的變化,蘊藏著中國西部地區轉型升級的“密碼”。
翻開“渝新歐”開行初期的貨單,2011年至2013年,重慶本地代工生產的筆記本電腦占比高達90%以上。渝新歐物流公司總經理漆丹坦言,那時候渝新歐班列的貨源非常單一,惠普、宏碁等IT企業的產品占了很大一部分。
從2014年起,貨單上的“新成員”開始增加。以電子產品為例,除筆記本電腦外,液晶面板、集成電路等門類齊全的高附加值產品也開始搭乘班列出口到歐洲。
“這背后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說,例如,重慶的電子信息產業最初只是代工生產,而隨著數百家相關企業陸續落戶重慶,筆記本電腦的42種零部件基本實現本地配套,也引領著電子信息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筆記本電腦產量達到6095萬臺,位居全球首位;液晶面板產量已達到9128萬片,同比增長131.2%;集成電路、印制電路板產量也均同比增長30%以上。
如今,“渝新歐”貨單上的貨物已涵蓋電子產品、整車及零部件、通訊設備、機械、小家電、食品、醫藥、醫療器械等數十個大類。
與此同時,翻開“渝新歐”的貨單,回程貨物也從無到有,實現了從“有去無回”到滿載而歸的巨大變化。
2013年3月18日,渝新歐國際鐵路迎來首趟回程班列減速駛入終點站——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漆丹說,由于中歐貿易不平衡、海外客戶認知度不高,回程貨源短缺曾是困擾中歐班列發展的難題。
2013年3月18日,“渝新歐”迎來首趟回程班列。貨單上首次出現回程貨,也實現了所有中歐班列中回程貨“零的突破”。
如今,貨物滿載而歸早已成為常態。進口整車及零部件已成為渝新歐回程班列的穩定貨源之一,而得益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崛起,母嬰用品、食品、保健品等歐洲商品,也成為貨單上的“常客”。
不僅如此,查閱“渝新歐”貨單不難發現,貨源地正在從本地向全國甚至全球拓展,已覆蓋中國西南、華東、華南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正在實現從“運本地”到“運全球”。
“最初,渝新歐班列的貨物基本局限于重慶本地,而如今,重慶及西南地區貨源占比約50%,其他地區和國家占比約50%。”漆丹說。
2015年7月16日,滿載云南咖啡豆的“渝新歐”咖啡專列從重慶出發開往德國杜伊斯堡。“渝新歐”的貨單上首次出現外地大宗貨物。
僅一年后,不產一顆咖啡豆的重慶順勢成立咖啡交易中心,依托渝新歐班列等物流通道實現云南、東南亞等咖啡產區與歐洲市場的緊密相連。目前,重慶咖啡交易額已突破130億元,躍升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地。
“運全球”的背后,是“渝新歐”的不斷延伸,即實現歐洲與亞洲的鐵路、公路、空運、水運的多式聯運:向東通過鐵水聯運與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向南通過鐵公、鐵鐵、鐵海聯運聯通東南亞,向空中則通過鐵空聯運輻射香港、首爾、東京等地處重慶四小時航空半徑的亞洲城市。
2015年6月26日,“渝新歐”國際班列首批跨境電商回程貨運抵西永綜合保稅區暨蜜芽跨境電商貨物開箱活動在重慶市西永綜合保稅港區舉行。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漆丹說,如此一來,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的貨物都能以重慶為原點,通過多種交通方式進行集散分撥,也將進一步發揮渝新歐班列“運全球”的功能。
“貨單的每一個變化,折射出產業結構、貿易業態的轉型升級,以及內陸地區對外開放輻射力、影響力的提升。”易小光說,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渝新歐”等中歐班列的貨單上還將繼續增加附加值更高的“新成員”,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活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渝新歐 重慶 貨單 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