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PPP模式助力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高暢)寒冬臘月,長春市“母親河”——伊通河畔仍然有車輛在施工。當地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施工車輛正在清理伊通河北北段的淤泥,淤泥在冰凍的時候清理更高效、更經濟,這也是為了保證春天能夠加快治理伊通河。”
伊通河北北段綜合治理工程正是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一期)(以下簡稱“該項目”)的一部分。生態環境事關百姓民生,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該項目已被列為長春市重點項目。
助力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
長春新區作為吉林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肩負著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新一輪東北振興、長吉圖戰略的重大使命。
但是長春新區基礎設施不足、配套設施不健全、生態環境規劃欠缺等問題嚴重影響長春新區戰略目標的實現。
城市要發展,基礎設施先行。2016年10月,長春市政府發布了《長春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該規劃明確提出,長春新區要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景觀提升等方面,全面加快新區城市建設步伐,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
在此背景下,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應運而生。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已納入財政部PPP項目庫。項目總投資為349.63億元,資本金79.63億元。項目合作期22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19年。
在本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國PPP基金積極發揮引導、規范和增信的作用,為本項目提供資本金17.78億元,增加其他金融機構投資本項目的信心,解決了項目資本金需求,促進了項目的加快落地,確保長春新區建設規劃得以加速實施。
以人為本 長春新區“產城融合”
長春新區在引入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更從“人”的角度來考慮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與規劃,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
長春新區財政局局長解兵介紹到,“長春新區將逐步完善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設施,基本可以滿足居民生活和消費的需求,未來伊通河北北段完工后,人居環境也將有所提升。”
“下一步,圖書館、體育館將陸續開放,整體配套設施達到完善水平。”解兵說。
龍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偉表示:“隨著配套設施的完善,當地百姓會感受到周圍的環境在變化,幸福指數也會有所提升。”
中國PPP基金投資業務部區域總監王珍說,“中國PPP基金希望通過投資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一期),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到長春新區的建設中,幫助當地政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終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因地制宜 子基金投資模式創新合作思路
記者了解到,中國PPP基金投資長春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采用子基金投資模式,是吉林子基金成立后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中國PPP基金吉林子基金,即吉林省中政企合伙基金總規模45.02億元,其中,中國PPP基金出資40億元,吉林省PPP母基金出資5億元,吉林省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政基金”)出資200萬元,基金存續期30年,專項投資于吉林省內的PPP項目。
本項目的合作實踐了中國PPP基金對地方PPP項目推進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中國PPP基金根據新出臺政策和規章制度,總結全國各區域PPP項目合作經驗,并結合吉林省當地經濟社會環境特點,制定適合吉林省PPP項目合作的模式。
作為吉林省財政廳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吉林子基金管理人吉政基金了解全省經濟情況,熟悉地方政策,掌握區域發展特點和需求,在項目甄選、對接地方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對提高項目推進效率起到積極作用。
吉政基金董事長董鳳雙說:“吉政基金前期對各地的項目需求掌握的比較全面,把重點項目進行歸集、整理,然后重點推薦,讓中國PPP基金在吉林省的投資更加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更能夠發揮引導的作用,也具有示范意義。”
中國PPP基金與吉政基金的合作模式發揮了中國PPP基金引導、規范、增信作用,結合吉政基金地方資源優勢,實現了“1+1>2”的效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基金 ppp 新區 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