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用創新政策應對新一輪生產革命浪潮
許多技術變革將在未來10至15年深刻影響生產方式,技術融合將引發新一輪生產革命。這些技術涵蓋了從各種數字技術(如3D打印、物聯網、先進機器人)到新材料(如基于生物或納米技術的新材料)和新流程(如數據驅動型生產、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的方方面面。
網絡圖
經合組織(OECD)日前發布了題為《新一輪生產革命》的報告。報告指出,為提高本國競爭力,使本國保持繁榮昌盛,政策制定者應制定健全、前瞻的科技創新政策,促進多學科研究、公私合作和產學互動,加強技術擴散和教育培訓,增進公眾的理解信任,確保知識產權規則與技術變革相適應,通過有別于技術預測的未來預見分析提高政策制定水平。
1. 發力點:推進技術擴散
提高經濟增長率是大多數OECD國家政府的首要任務,而很多OECD國家近年來生產率增長停滯不前。新一輪生產革命的技術發明的開發與傳播速度快于以往,而新技術在整個經濟中得到擴散并對生產力全面產生影響還需很長時間。在最發達的經濟體,技術擴散也可能是緩慢而局部的。2015年的一項德國企業調查發現,只有18%的企業熟悉“工業4.0”這個詞,只有4%的企業實施了或計劃實施數字化網絡化生產過程。
技術擴散受國家和國際層面的諸多條件影響。例如,全球貿易聯系和外商直接投資、人才流動、產學聯系、標準、企業知識資本投資。其中政策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前,一些技術擴散新舉措具有試驗性。主要是推動機構改革、知識交流、能力發展和需求牽引。美國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公私合作方式促進產學合作,以期在3D打印、數字化生產設計等領域制定標準,開發產品原型。合成生物技術開源標準制定工作促進合成生物元件的共享使用。公共創新采購獲得更多國家關注,創新券等措施鼓勵知識供需雙方建立聯系。
今后,還應使技術擴散機構真正融入新一輪生產革命。目前,政策制定者往往在較高層面承認技術擴散的重要性,而后在注意力和資源分配上忽視技術擴散工作。隨著下一代生產技術所處的環境快速變化,技術擴散機構會變得更加重要。一是技術擴散機構的目標和期限設定要現實。采用新方式集成和推廣技術,需要時間和耐心。提升吸收新生產技術的能力需要五到十年或更長時間。然而,很多政府機構想要獲得快速、無風險的結果。二是避免技術擴散機構的目的與現實運行情況相錯位。最新先進技術的傳播常會獲得重視,但是許多企業仍未充分使用現有技術,并缺少吸收復雜技術的能力。三是完善政策證據,為政策試驗做準備。要對有效的組織設計和實踐增進認識。四是應避免錯誤的政策實踐。技術擴散政策不應只面向跨國公司、高技術初創公司、參與技術開發的少數公司等早期的技術采用者,還應當關注更廣泛的現有中小企業。
2. 保障網:健全的研發政策
近年來,制造業成為國家創新戰略的熱門主題,支持先進制造的國家計劃大量涌現。很多國家都開展了前瞻預見研究,制定了國家戰略和路線圖,以確定制造技術優先重點。但要在全球價值鏈上占據有利位置,更需要有健全的研發政策。
第一,科研體系對生產力的影響由眾多政策決定。除了對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支持外,政策制定者還需注意:公共科研資金分配程序;促進科學成果開放的制度和激勵措施;激勵公司、公共研究人員和公共研究機構開展研究商業化并保護公共利益的框架體系;精心設計的公私合作關系;高效、透明、簡單的高技能人才移民管理體制;促進研究人員建立國際聯系的措施;利用供給側和需求側工具,形成富有智慧的政策組合。
第二,應繼續使創新支持職能超出基礎研發范疇。在制造業領域,許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越發關注科技融合、新技術推廣應用和經濟價值獲取能力,謀劃了新計劃和新倡議,建立了超出基礎研究范疇的科技創新職能更廣泛的機構(如美國制造業創新中心),注重使創新主體間加強聯系,要求加強跨學科與跨機構合作,并提供新的工具、技術、設備等創新基礎設施,以確保研究成果在產業中得到發展、示范和部署。
第三,應支持跨學科研究和挑戰導向型研究。技術融合和現代制造業復雜性的不斷增加,使得確定制造業領域研究計劃的重點越發具有挑戰性。政策制定者須考慮制造業研究領域之間的邊界日益模糊。對新一輪生產革命至關重要的許多科研挑戰是多學科的,需要綜合利用傳統上相互獨立的相關研究領域,如先進材料、生產工具、信息通信技術和運營管理。
第四,應加強制造業研發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正確的工具和設施組合,包括先進計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材料表征技術、分析和測試技術、共享數據庫、建模和模擬工具以及示范設施,如試驗臺、中試線和示范工廠。
3. 安全線:考慮公眾的接受度
公眾關切會影響約束技術應用法規的制定,也會增強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公眾的擔憂已阻礙了一些新技術的開發和實施,甚至在一項技術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得到驗證、技術采用具有合理性、大規模投資已做出的情況下發生。公眾對轉基因生物的爭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對新作物的監管和審批。新一輪生產革命可能會引發前所未有的社會問題。例如,智能自治機器導致的問題由誰負責?如何實施管控?
從公眾接受度和新技術的發展來看,主要的政策考慮有:
一是應對技術持有合乎現實的期望。必須避免對新興技術進行不切實際的宣傳,這有助于保持公眾的信任。
二是科學建議必須值得信賴。公眾對新技術的抗拒與公眾對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信任的瓦解緊密相連。政府必須通過鼓勵與公眾交流,明確傳達造成不確定性的源頭,使關鍵專業機構的職務任命和運作更負責,使專業體系更穩健。
三是對技術的社會評估可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指導。許多經合組織成員的創新政策目前是在多種主體(包括國家倫理委員會)進行的各種技術社會評估的指導下制定的。
四是把倫理與社會問題納入主要研究工作。自人類基因組計劃起,許多國家的科學資助機構把人文與社會科學工作納入到可以享受資金支持的范圍內,力圖整合人們對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的關注。這些做法不是在技術傳輸管道的末端納入社會考慮因素,而是使之貫穿于技術開發的全過程。
五是公眾評議有助于增進科學界與公眾的互相理解,并應當為創新政策制定提供指導。公眾評議可采取多種形式,如公眾座談、公眾參政會議、國家咨詢流程和公開調查方式。
4. 千里眼:重視未來預見分析
大多數政府都在尋求以更好的前瞻性眼光看待科技。更準確的趨勢預判將有助于政策制定和資源分配。預見分析過程能為技術和社會經濟變革時代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預見分析旨在思考和塑造未來,首要目的不是預測。預見分析是為了系統而清楚地識別和評估可能影響未來各方面的社會、技術、經濟、環境和政策條件,有助于為多種可能的未來做好準備,樹立長遠思維。世界紛繁復雜,很多現象無法獨立地理解,須多視角看待。技術預測的歷史充斥著各種嚴重偏離實際的觀點,這些錯誤凸顯了多視角看問題的重要性。
預見分析過程有助于調動和協調利益相關方。它是以行動為導向的參與式過程,參與者包括研究人員、商業人士、政策制定者和公民團體。大多數預見分析會尋求對理想的未來可能狀態達成共識。這些愿景和相關的行動路線圖將有助于圍繞共同的行動議程聚集關鍵的參與方,有助于協商聯合行動,加強利益相關方網絡,并有可能實現橫向和縱向的政策協調。
政府可為有效的未來預見分析創造條件。預見分析須以適當方式融入決策過程,既應與決策過程足夠緊密,以便發揮影響,又要保持足夠距離,以確保思想自主。預見分析還應當與政策周期相協調,確保有及時的未來情報可用。建立預見分析制度,如實施常規的計劃或建立專門的機構,對于樹立未來預見文化十分必要。一次性的預見分析活動不太可能對政策制定產生最大影響,我們需要不斷增強預見分析能力。
5. 利益鏈:維護知識產權體系
雖然人工智能還遠不具備人類的發明能力,但是一些軟件已經會創作出足以申請專利的發明,。帶來的問題是,配備適當軟件的具有普通技能的人能否作出同等的發明,而按現行制度,這些沒有體現人類“創造性”的發明是沒資格申請專利的。
3D打印技術會增強實體對象數字化趨勢。3D打印不僅會導致與專利申請資格相關的問題,還會給商標和三維物體的版權帶來沖擊,而侵權行為會難以察覺。與此相關的政策挑戰是,如何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不妨礙3D打印技術推廣和伴隨的各類創新。
物聯網的發展也可能會推動形成關于互聯設備創造的數據的所有權的共識。傳感器可能由一家公司生產,運行著另一家公司開發的系統,在第三方環境(如人體)中使用。這就需要各方對傳感器產出數據的歸屬達成協議。
數字技術對就業的影響越來越引起擔憂。最近幾十年,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上高收入和低收入職業的就業比例有所增加,而中等收入職業的就業比例出現下降。技術開發也通過多種渠道創造工作崗位,會帶來具體什么類型的工作則往往難以預測。新職位對技能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對工業數據科學家的需求可能尤其旺盛,數字化工作技能越來越重要,對人與機器競爭的技能的需求可能會下降,而對與機器互補的技能的需求可能會上升。
新技術會帶來許多重要調整和沖擊。勞動力替代可能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生;機器人的使用將極大地加劇當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缺乏技能的勞動者的工資將會降低到低于社會預期水平。政策制定者要通過前瞻性的技能、勞動力流動、區域開發等政策應對這些調整。新的生產技術提升了跨學科教育與研究的重要性,需要使產學研部門加強交流互動,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終身學習和公司培訓體系,確保勞動者在必要時可獲得再培訓,通過數字化技術增進技能開發水平。
(作者:劉潤生,系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技術 政策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