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別抹殺孩子表達的欲望
當你發現孩子再也不跟你提要求時,孩子可能不是懂事了,而是絕望了。
放假期間,表弟到我家住。我和母親帶著弟弟去逛超市,母親問他:“想要什么?”他說:“什么都不要!”。我說:“沒事哥請你,你想要什么隨便拿。”他始終說不要,但之后我發現他的不要不是一種禮貌,更像是一種絕望。
在放假的那幾天,他幾乎拒絕了我們的一切提議,看煙花、看冰燈、看電影,通通不去。而當問他有沒有想去或想做的,他的回答都是,哪也不想去,沒有意思。在餐桌上大家問他想報考哪所大學?他終于第一次說出自己的想法,發出欲望的新芽。他說想上某個專科大學,學驗光配鏡專業。全家人立即結成統一戰線,反對他,讓他必須上本科。“你看上專科的哪個有出息?”“專科畢業不可能找到好工作!”他戰戰兢兢地表達了一次欲望,一瞬間,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這顆家里最小的“苗”,一瞬間遭遇狂風暴雨。剛剛發出的新芽被大家瘋狂修剪。有多少中國孩子在這種教育模式下,被如此修剪過?孩子心中的這顆渴望生長的嫩芽,究竟要多強大才可能存活?
大家讓我也加入反對他的陣營。我沒有反對他,也沒支持他,我接納了他的想法,只是建議他擴寬視野,在決定之前多去了解幾個專業和大學。
長輩們都希望他能選擇更好的路,但沒有想他為什么想學驗光配鏡專業。他和他媽媽都是高度近視,他的成績也不太好,離高考不到半年,想提到上本科的成績,希望渺茫。
我終于明白了他為什么哪都不想去,什么都不想要。因為從小他表達欲望時,得到的大多是拒絕,拒絕之后還有批評。而孩子對批評和拒絕的恐懼,使孩子越來越不敢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變得越來越“懂事”。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使用電擊。狗關在籠子里沒法逃避電擊,于是在籠子里狂奔,驚恐哀叫。多次實驗后,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也不狂奔。
后來賽利在給電擊前,把籠門打開,這時狗不但不逃,而是直接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當孩子的要求一次次被拒絕、批評,家長不只是拒絕了孩子的要求,還會慢慢扼殺掉孩子提要求的能力。
孩子在每一次嘗試表達欲望時,都聽到家長的反對,每一次“不行!”對孩子來說就像一次電擊,使孩子患上習得性無助,成為一個不能表達任何要求的“乖孩子”。被別人欺負時也不敢表達不滿,即使心里很難過也笑著說:“沒事”。
也許孩子的某些欲望和需要,超出家庭條件能承受的范圍,有些家長在孩子提要求時可能會說:“爸爸媽媽賺錢容易嗎?你要這東西有什么用?真不懂事!”孩子的欲望,被家長解讀成不懂事,而孩子可能理解為有欲望,是錯的。
面對孩子的要求,不妨先問問孩子為什么想要,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要急著反對。如聽后發現其實合理,條件允許,可以支持。
如果不合理,比如孩子說不想上學了,不要著急批評,認真聽下去,聽聽為什么,也許是因為老師批評,或者跟同學相處不融洽等等。
如果發現合理,但家庭條件滿足不了。告訴孩子為什么現在不能滿足,而不是批評孩子不懂事。
孩子被過度修剪,很容易長成一棵弱不禁風、枯枝敗葉的小樹,而不能如家長所愿長成頂天立地、枝繁葉茂的大樹。請讓孩子把欲望和要求表達出來,展現出他們的活力,孩子才會積極探索,茁壯成長。
編輯:趙彥
關鍵詞:別抹殺 孩子 表達 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