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技術劇變時代的個體困惑
支前民工推著獨輪車跟隨大軍,是解放戰爭中一道獨特的風景。中國人什么時候發明了這種交通工具?答案是漢朝!整整兩千年它都是中國農村重要的交通工具,其間式樣都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工業革命前,技術進步就是如此緩慢。生活在信息時代的我們則不同,身邊的新技術目不暇接,有些甚至還未鋪開就已被淘汰,這肯定會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但我們作為個體是否能從中得到好處,那就另當別論了。在日新月異中因生怕被淘汰而日漸焦慮的個體,應該如何自處?
首先,新技術會生成新崗位,淘汰舊崗位。生活在技術劇變時代的人,不得不警惕自己的工作是否屬于“危機崗位”。新舊職業更替周期已縮短到幾年,意味著如果你的職業生涯達到三四十年,一生中換崗的可能性極大。以前只有勤奮好學的人才終身學習,今天任何人如果不隨時學習新技術,失業大門隨時向他敞開。
其次,要隨時掌握生活中的新技術,放棄舊習慣。上世紀80年代,有的家庭主婦買了洗衣機,自己從來不用,一旦子女不在家就只能用搓衣板。洗衣機不過幾個鍵,想學的話一天就能“畢業”,但舊習慣對于某些人來說就是如此牢固。
再次,新技術會讓一些更能展現人類潛力的舊技能消失,同時給更多人提供掌握這門技術的機會,這是整體進步必付的代價。飛行員集勇氣、體力和反應能力于一身,是精英中的精英。然而在美國,無人機操縱員已經超過飛行員的數量,中國也在走向這個趨勢。今后,軍迷們津津樂道的那些高難飛行動作可能沒人再會做。但如果龐大的無人機群更能保障國家安全,這些代價并不算什么。
人類對新技術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這并不是新鮮事。剛有電話時,就有人從黃頁簿上尋找陌生人的電話號碼,反復撥打、聊天,當成一種生活愛好。有了電影還沒有電視的時候,城市里有些家庭主婦每天反復看同一部電影樂此不疲。今天,人們早就熟悉了座機和電影,這些成癮現象已經不存在。相信今天的游戲、網絡、手機成癮,不久以后也會消失。
與這些工具層面的困難相比,技術進步對價值觀的沖擊更令人迷惑不解。古人一生中很難遇到技術進步,所以古代哲人不太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不關注生產。他們更重視人與人的關系,更重視分配。
當我們被新技術搞得頭昏腦脹時,古圣先賢給不了多少幫助。如何在新時代安放自己,只能現代人來總結。這座高峰可能比登月難得多,但無論多難,退回山腳都不是辦法。
科學不能給人類一個價值觀,它只能幫助人類裁剪錯誤的價值觀。與今天的科技發展不相矛盾的部分,需要人自己去做選擇。對消極者來說,這是個糟糕的時代,物質產品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人文進步,物質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這么多,而困擾人類的陰暗面一點也沒減少。但對積極者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好時代,技術有明確的改進標準可言,人文卻無法輕易被定義進步,但無法否認的是,人的認知能力已經前所未有地增強,實際做到的沒有趕上整體能力進步的速度,才是你焦慮的根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技術 時代 新技術 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