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創新驅動發展需要直面兩大挑戰
近年來,中國經濟逐步進入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新發展階段。創新驅動戰略對全面深化改革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準確把握這些新要求,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和發展的新方案、新措施。
教育體制改革是重要內容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思想和重大意義的闡述中,有一段重要的文字:“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這個判斷,仍然是正確的。不過,在經濟活動投入要素發生重大歷史性轉變的關鍵時刻,有必要作出與這一轉變相適應的前瞻性調整,將教育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新的重要方面。
2014年至2015年間,黨中央、國務院根據中國經濟面對的結構性矛盾,相繼提出“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新概括、新舉措。以創新驅動戰略激發和形成中長期增長動力,實現中國經濟轉型,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中長期增長動力主要是指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和企業家精神。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從傳統經濟增長向現代經濟增長跨越的新階段,經濟增長和發展將主要不是依靠物質資本和其他資源的投入,而是依靠人力資本積累和效率提高。
早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就揭示了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途徑。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一國經濟增長和發展與人力資本的關系、與教育的關系,不僅成為經濟學家長期關注的重點,而且擺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
創新驅動戰略還提出了創新創業人才來源的問題。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創業創新的主體是移民。近現代史上的美國和以色列,都是因為大規模移民,成為了創業創新國家。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飛速發展,也與吸引了大規模外來人才密切相關。而今天和未來的創業創新,正在并將繼續經歷從主體外生型到主體內生型的轉換。創新創業主體的轉變,考驗著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質量。
具體到一座城市、一個城市群,在創業創新人才內生的條件下,持續不斷創造和產生原創性技術和想法,將是未來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特征。
內生的創業創新人才主要來自于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大學。今天能夠被稱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大學有硅谷的斯坦福大學、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學院、圣迭戈的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硅溪的特拉維夫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等等。創業創新人才是一種新的綜合型人才;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大學將是創新生態圈的標配,二者的互動決定創業創新的成功率。
中國還沒有能夠稱得上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大學。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現行培養模式過于單一和刻板,不利于人才想象力、創造力和好奇心的培育。就此而言,教育要成為科技創新的發動機和推進器,成為中長期增長動力的來源,還有很大的拓展和提升空間。
教育體制改革決定著中國能否有自己的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大學;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人才培養模式,決定著人力資本和創業創新人才的數量與質量。因此,教育體制改革應當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換句話說,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教育,是下一步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意義上,教育體制改革本來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應當加大支持力度。
“雨林”和區域規劃是新戰場
在推動創新創業中如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事實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重點可放在以下兩個領域:
一是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驅動戰略將經濟活動的主戰場逐步從市場轉向“雨林”。這里的“雨林”,是指人類的創新生態系統。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各個創新主體、創新環節和創新因素之間組成的相互聯系和依賴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和社交鏈。不同要素或行業間創新生態鏈的組合,形成區域創新生態系統。
與此前的機械式、靶向式和精準式創新范式不同,這種范式具有多樣性、開放性、自組織性和動態性的特征。如果將之前的創新范式比作目標明確的“市場”或“工廠”,那創新生態這種范式就是眾多物種雜居,有可能產生新物種的“雨林”。在“雨林型”創新生態中,新的科技創新成果會在一定的概率下產生。創新生態的質量就是由這個概率的高低體現出來的。
由兩位資深投資者撰寫的 《硅谷生態圈——創新的雨林法則》一書認為,凡是與創新有關的地方,市場都是非常低效的。這個觀點可能會令很多人震驚。但事實證明,公共機構承擔了遠比一般思維所認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原因何在?我的觀點是,當經濟發展進入以創新為主要動力的階段,一種有別于市場的外部環境出現了,那就是“雨林”。
“雨林”不同于市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不同的主體動機、投入產出關系和壁壘。其一,“雨林”的主體是超理性動機的,而傳統的市場主體是理性動機的。超理性動機是指競爭的刺激、人類利他心理、渴望冒險、探索以及創造的喜悅、為后代做打算、渴望實現生活的意義等。創業創新行為需要個人超越理性動機,并關注于長期共贏。其二,“雨林”的生產函數不同于市場的生產函數。雨林模型挑戰了新古典增長模型,突出了思想、天才(基石人物)的重要性,而不是土地、勞力、資本與技術。其三,如果說市場的秘方是關于人以及他們之間如何交換,那“雨林”的秘方是關于人以及他們之間如何交互;如果說市場要求推倒人為的“墻”,如各種管制,那“雨林”則要推倒社會的“墻”,即社會壁壘。
基于這三個方面,一個初步的認識是:在資源配置領域,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在創新生態系統,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此,政府怎樣選擇正確的方式,值得深入思考。例如,是以補貼方式還是采購方式扶持科技創新,需要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作出新的正確選擇。
二是區域規劃領域。
在經濟社會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區域規劃一方面不斷調整原來的不合理設置;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就是將體制創新、制度創新的新元素放到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空間,或先行先試,或重組融合,產生增量意義上的動力和價值。現在提出的大灣區城市群規劃,突破單個城市的行政區劃,以打破行政區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束縛,進而產生積極的作用。
在我國,原有行政區劃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新經濟發展的集聚和融合、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空間拓展,都要求強化區域規劃的作用,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和重組。只有在調整和重組中融入改革、創新的戰略性思路和舉措,才能真正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灣區經濟和新區經濟。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熱點解碼
什么是“雨林”
“雨林”是指人類的創新生態系統。如果將之前的創新范式比作目標明確的“市場”或“工廠”,那創新生態這種范式就是眾多物種雜居,有可能產生新物種的“雨林”。
“雨林”的主體是超理性動機的,而傳統的市場主體是理性動機的。
所謂超理性動機是指競爭的刺激、人類利他心理、渴望冒險、探索以及創造的喜悅、為后代做打算、渴望實現生活的意義等。創業創新行為需要個人超越理性動機,并關注于長期共贏。
“雨林”還對新古典增長模型提出了挑戰,突出思想、天才(基石人物)的重要性,而不是土地、勞力、資本與技術。
另外,如果說市場的秘方是關于人以及他們之間如何交換,那“雨林”的秘方是關于人以及他們之間如何交互。如果說市場要求推倒人為的“墻”,如各種管制,那“雨林”則要推倒社會的“墻”,即社會壁壘。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雨林 創業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