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感悟塞罕壩林場事跡的深刻內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8月29日《人民日報》)
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事跡確實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幾代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創業史,創造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綠色財富,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讓我們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論斷的科學性。因此,我們學習塞罕壩林場建設的事跡,就是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一代接著一代干,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要自覺踐行塞罕壩人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塞罕壩林場的實踐,是將荒原沙地變為綠水青山、再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典型,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的生動詮釋,體現了保護與發展的和諧統一,對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用心體會習總書記“兩山論”的科學內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始終堅守生態底線,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要像塞罕壩人那樣堅持自覺尊重規律。塞罕壩林場的摸索實踐,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具體體現,是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具體實踐。因此,學習塞罕壩林場建設的事跡,我們必須突出學習他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堅強決心和信心,深刻體會習近平總書記“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的深刻內涵,在經濟發展中融入生態文化元素,延長生態經濟產業鏈,增加生態經濟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形成生態加文化的疊加效應,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
要像塞罕壩人那樣堅持久久為功。幾代塞罕壩創業者堅持向綠色要發展、向綠色要未來,用堅強的意志同艱苦的生活困難搏斗,同嚴寒冰雪搏斗,同肆虐的風沙搏斗,在塞北高寒地區栽下了他們綠色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實現了從“一棵松”到“百萬畝”的歷史跨越。他們的精神啟示我們,任何發展、任何突破、任何成就,都離不開艱苦奮斗,都需要不怕吃苦、甘于奉獻,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因此,學習塞罕壩林場建設的事跡,我們必須堅持這種“一茬接著一茬干”的精神,持之以恒、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真抓實干。這樣才能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軍干所)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有關內容。】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塞罕壩 林場 綠色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