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民企扶貧新階段:從分散到規范
管理創新:與公司治理相結合
恒大集團參與大方縣的扶貧故事,已經成為我國民營企業參與扶貧事業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5月3日開始,除大方縣外,恒大集團又承擔了畢節市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織金縣、黔西縣、金沙縣、七星關區、金海湖新區和百里杜鵑管理區共6縣3區的幫扶工作,到2020年幫扶全市92.4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這再一次讓很多人對恒大集團參與扶貧事業充滿了好奇,到畢節市考察、學習的外地企業家、政府官員,大多要到恒大集團幫扶項目看看。
如果能拿到恒大集團扶貧負責人姚東的名片,一定也會對他的頭銜感到好奇:恒大集團副總裁、扶貧辦主任、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實,恒大集團在大方縣和畢節市其他縣區的扶貧工作,與當地黨委、政府在管理工作上,與公司治理相結合,共同探索出不少創新之舉。
比如在投入上,恒大集團不僅計劃投入110億元的資金,還有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巨大投入。
2015年12月9日,恒大集團成立了扶貧辦公室,選派具有20多年基層扶貧工作經驗和黨政工作經驗的集團副總裁姚東兼任扶貧辦主任。同時,從集團總部和各分公司抽調287名員工組成管理團隊,深入大方開展扶貧。這些員工中,80后、90后占90%以上,大部分是211高校畢業生。
在大方縣,恒大集團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下設19個部門,形成了職能職責健全的扶貧框架。畢節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抽調100名干部,與恒大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大方縣扶貧辦與恒大扶貧辦同樓辦公,實現無縫對接。
截至7月底,奮戰在畢節市脫貧攻堅一線的恒大集團員工已達2108人。這已經相當于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總數了。他們實行公司化的考核,有獎有罰,有升有降。
記者注意到,2016年底,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董事會上力主,為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員工頒發了特別獎金。
把參與扶貧攻堅與公司治理體系相結合,融為一體,科學運行,已經成為一些上規模企業的標準動作。比如中國泛海控股集團。
2015年,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志強的領導下,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把參與扶貧納入了公司預算管理體系,制訂了泛海公益性扶貧和扶貧產業投資兩個“五年計劃”。
2016年2月,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專門成立了泛海扶貧領導小組和扶貧辦公室,為有效參與扶貧攻堅提供了組織保障。
共贏路徑:“大本事”的新本事
130多名員工、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業務香菇菌棒和干鮮香菇等農產品深加工、年銷售額近1億元、一個“純菇鮮”品牌……
趙加甫2005年創建、5年前遷至云南省施甸縣姚關鎮大烏邑村的大本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雖然取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林業龍頭企業等專業資質,但規模上至多算得上是一家中小企業。
從2016年開始,這家扎根于農業的公司又有了新本事——在施甸縣采取“政府企業共建香菇扶貧產業園、反租倒包貧困戶”模式,參與精準扶貧。
趙加甫在創業之初,就曾多次參與助學、修路等社會公益事業,但大多是一事一議,碰到了就捐點錢。
直到2015年底,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趙加甫和公司管理層有了新的想法,把扶貧事業與企業運營結合在一起,利用公司化運作的專業優勢,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走一條規范化的企業、農民、集體和黨委政府共贏之路。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反饋,并把他們納入到全縣整體脫貧攻堅工作計劃。
據大本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興健介紹,經過探索,目前推行的“政府+公司+銀行+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全縣計劃三年扶持1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駐“大本事”香菇產業園區,幫助3000多貧困人口脫貧。公司已投入資金4200萬元,流轉土地1080畝,建設生產用房6000平方米、大棚4000個;投入486萬元,為入駐園區農戶建設200間臨時住房,配套水、電、路。
“農戶就是園丁!付出就會有回報,完成脫貧任務只是最低標準。”趙興健說,現在入駐種植園已經接近300戶,下半年陸續還會有大量農戶入園。
盈利是農戶最關心的問題。為此,“大本事”公司實行利潤承諾,設定全年收購保護價,確保農戶每棒菌不少于1元利潤。“每個建檔立卡戶只需付出1個勞動力,每批種植2萬棒,一年入菇2批,凈收入保底4萬元。”趙興健說。
“大本事”公司這種建立長期共贏的規范化扶貧模式,正在成為民營企業參與扶貧的普遍路徑。
據全國工商聯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進入“萬企幫萬村”的民營企業有2.65萬家,精準幫扶到388.6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涉及2.46萬個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2.1萬個)。
到了7月底,已有3.26萬家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精準幫扶對象達到3.35萬個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2.4萬個)。
據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介紹,這些企業和幫扶對象,都已經進入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各級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協調各種關系,為民營企業參與扶貧攻堅創造更好的條件。
打破壁壘:互聯網新秀們的新實踐
從事互聯網創業的企業家雖然跑得比較快,但他們從來沒有忘記身上的責任。
去年年底,全國網絡扶貧現場推進會在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召開。會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以及京東集團等15家單位聯合發起了網絡公益扶貧聯盟。
此后,媒體才觀察到像劉強東這樣經常出現在時尚、科技媒體頭版、頭條的創業新秀們,已經在參與扶貧攻堅的道路上走了很遠。
8月8日,劉強東的名字出現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上。
從這則通知中可以看到,今年44歲的劉強東,不僅創造了互聯網商業史上少見的輕重結合大公司,也利用京東商城的產業鏈優勢,打造了一個“互聯網+扶貧”示范區:促成110個國家級貧困縣在京東平臺開設扶貧特產館;建設冷鏈物流體系,在全國11個城市建設先進多溫層冷庫,覆蓋300個大中城市,打破貧困地區鮮活農產品上市瓶頸;組織電商培訓,幫助貧困戶掌握技能,培訓10萬余人次,解決2.5萬人就業。
此外,京東商城上線了扶貧頻道,首頁建立入口,加大流量支持,全力推動貧困地區產品上線,挖掘了6000多戶商家,上線136個品類商品,實現銷售額153億元,幫扶了1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開創“扶貧跑步雞”等“互聯網+金融+產業扶貧”項目,建立到戶到人、精準幫扶模式,帶動4.2萬貧困人口發展產業。
像劉強東這樣,利用技術優勢,打破地理空間界限,推動扶貧攻堅步伐不斷前行的企業家還有很多。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張近東。“我們參與精準扶貧的要求與做產品的要求一樣,做精、做細、高效。”張近東說。
農村是電商發展的薄弱地帶,也是扶貧攻堅主戰場。目前,蘇寧云商在國家級貧困縣已經建成“O2O中華特色館”超過250家。蘇寧接下來的計劃是建立10000家直營店,覆蓋全國1/4鄉鎮,從渠道建設層面打通“農村電商”壁壘,惠及上億農民兄弟。
對于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態勢,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評價說,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參與度、覆蓋面、創新性、實效性都超過預期,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肯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下一步,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資本、管理、產業、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動貧困地區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培養一批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劉永富說,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機制,使產業項目和貧困群眾結成緊密的利益結合體,提升貧困群眾可持續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記者 楊朝英)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扶貧 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