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石頭上脫貧”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個苗族村寨:要實現“婦女皮膚好,年輕”
“這是活動室、健身設施、垃圾房、公廁,以前是?”中屏鎮書多村委會芹菜塘村民小組小組長王群明撓撓頭,停頓了下來,多年熟悉的場景換了模樣,讓他一下子想不起舊往。
曾經的苗族寨子芹菜塘貧困如影相隨,生活清苦不堪:19戶84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戶,多戶處于貧困線邊緣;村里環境臟亂差,走3個小時路才打到飲用水;最窮的一家,種一年糧食只夠吃半年。
20年前,村民種玉米,長多少就收多少;10年前,種玉米開始蓋薄膜,也會養牛耕地,但不懂養牛掙錢。“幾年前,我買了手機,得往村外走一公里才找到信號。誰不想過好日子呢?”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汝坤感慨不已。
晚上睡覺有蚊帳、不被蚊子叮咬;每家都能賣更多的肥豬;每戶都有車輛,能夠拉貨也用來趕集和走親戚;講究衛生,可以經常洗澡;和縣城一樣住上高高的磚房;娃娃有出息,不用家長操心,有能力到城里工作拿工資……3年前的一天,村民聚在一起,商量寫下了11條“好日子”的愿望,貼在村活動室的墻壁上。
“這些小目標就是脫貧的動力。”王群明說,愿望簡單,但實現要靠不懈努力!增產增收,學技術、懂管理、提素質都不容易!
扶持種植3畝玉米、2畝豌豆、3畝烤煙;養1頭牛、17只羊、1頭母豬;外出打工……一個小小筆記本,詳細記錄著政府對張汝坤家的幫扶舉措。有了這些幫扶指導,張汝坤開始對接市場搞種養殖,自2015年12月的一年時間,各項收入42825元。現在他謀劃著拆老房子建大院子,為搞鄉村特色旅游做準備。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芹菜塘村民們像張汝坤一樣,奔著11個小目標積極行動起來。
村民王春良在昏暗的土木房里住了10多年,燒火做飯和睡覺同在一屋,一面墻要留出幾十厘米的縫隙用來取光和散煙。如今,他家建起了兩層樓的新磚房。“除去11.2萬元的政府補助加貼息貸款,自己投入了3萬元。”他說,要好好考慮下一步發展,種烤煙、豌豆,養殖規模也要加大。
“勤勞人家早致富,向陽花木早逢春。”一戶村民家的對聯,折射著巨變。從木垛房,到土坯房,再到兩層磚房;從“種了一山坡,收了一籮筐”,到種植養殖多元化,到有農用車;從塵土飛揚的土路到水泥路……11個愿望正陸續實現,這個苗族山寨變了模樣。黨和政府在安居農房、基建、教育醫療、產業等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源投入,讓一個個村寨舊貌換新顏。
“愿望中就只剩下‘婦女不要這么勞苦,皮膚好,年輕’這條沒實現。”王群明掰著指頭說,現在政策好,大家還要接著加油干,種好地,養好豬,多找致富路子……事情很多,婦女們現在還不能閑下來。“但以后這條一定要實現。”
編輯:梁霄
關鍵詞:脫貧 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