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二線城市發布“搶人”政策 “人才爭奪”也要因地制宜
以特色優勢留住人才
與二線城市“搶人”形成對比的是,許多三四線城市面臨的卻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棘手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三四線城市的產業發展基礎、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等遠不及一二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明顯偏弱。正是因為人才引進難度大,留住人才也更困難,導致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的發展差距越拉越大。
如今,隨著二線城市加大“搶人”力度,三四線城市的人才引進難度或將進一步加大。
“對于三四線城市而言,如果距離一二線城市較遠,無法承接一線城市或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的資源外溢,人才引進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柳陽說,這些三四線城市要吸引并留住人才,除了打“感情牌”以外,最根本的是要加速培育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產業,形成差異化產業競爭優勢,增強對特定領域專業人才的吸引力。
劉學智也認為,三四線城市應該找準城市功能定位,發揮獨自優勢,重點發展優勢產業。只有在某些特定領域形成獨特優勢,具備更好發展前景,才能真正吸引專業人才。
這一觀點也說明,對于城市而言,形成對人才的吸引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精準地“搶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迫切需要的專業型人才。
“目前,我國各個城市出臺的吸引人才優惠措施十分趨同,因而被媒體稱為‘搶人’。事實上,城市之間應該減少一些千篇一律的人才措施,同時找準各自的功能定位,想方設法吸引一些各個城市自身發展所需的急缺人才。”劉學智說,要實現這一點,關鍵要把人才政策與區域發展規劃結合起來,把人才問題放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中統籌規劃。
“城市‘搶人’也要講究因地制宜。”楊枝煌表示,各地應該根據自身的制造業稟賦,吸引產業領頭領軍人才;根據自身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情況,引進相關的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物流倉儲等制造業配套服務人才;根據自身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引進相應的商貿、文化、旅游、法律、家政、康體、養老等服務產業人才;根據自身的社會性服務業發展層次,引進相應的包括政府公共管理服務、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等方面人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編輯:梁霄
關鍵詞:二線城市 因地制宜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