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以制度創業實現“走出去”的模式創新
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這是在采訪海航過程中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個問題。隨著一次次采訪深入的抽絲剝繭,疑問也逐漸得到解答。
首先,來自于世界企業巨頭的經驗汲取。正如《海航的神秘密碼》一書中提到,縱觀GE、微軟等世界企業巨頭,都是在實體經營的基礎上,通過并購和資源整合,實現快速發展。投資并購是全球領先企業發展的基本途徑。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勒評價美國企業的成長路徑,“沒有一個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形式的兼并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家公司主要是靠內部擴張成長起來的”,不可能僅僅通過內部增長來創立一家世界級的公司。
以美國代表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成長歷史來看,絕大多數都是經過數次、甚至數十次的兼并整合而成長起來。如GE在杰克·韋爾奇時代先后收購了900項業務,交易額達1500億美元;雀巢旗下2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其中超過50%是通過兼并與收購獲得;谷歌在2001年至2014年間,收購了163家公司,金額超280 億美元等。
其次,這也是海航基于集團多元化發展戰略和發展現狀作出的必然選擇。海航集團的發展立足于航空產業,但航空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周期性強的特點,為了平衡風險與收益、抵消航空業周期性波動影響,海航集團十余年來實施多元化轉型發展戰略,聚焦于航空旅游、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三大核心產業鏈的打造,通過各相關產業之間的協同做大做強。
“海航不能只走產業資本的道路,也不能只走金融資本的道路,要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創新,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效整合。”海航集團決策層認為。
海航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不斷在創新和擴張中成長。近年來,海航集團圍繞航空旅游、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等現有支柱產業及其上下游關聯產業開展海外投資和并購,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和完善產業鏈。
徐二明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指出,海航的布局是從價值鏈入手,逐步形成全球的價值鏈網絡,在此過程中,既追求公平,也追求企業效益。“在價值鏈上的布局,就會形成‘立體軍團’,在競爭過程中具有優勢。”
“走出去”是企業的選擇,也是對國家戰略的踐行。作為民族企業,海航也是“一帶一路”的踐行者。海航致力于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空中支點”的服務者。加強與沿線國家政府合作、做好政策交流對接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海航注重與沿線國家政府的政策溝通,加強政策對話和協商,深化經濟合作,增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共識。
正如徐二明所說,“一帶一路”給海航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海航取得的成果、扮演的角色使得社會對海航有了新的認知,海航也有了新的角色,所以說海航是夢的踐行者,是“一帶一路”的探索者,是全方位的引領者。
不容忽視的是,伴隨海外投資規模的迅猛增長,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經驗日益豐富,中國買家在國際市場上也日益成熟。不過,在徐二明看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要關注到,其核心問題在于模式的創新。“實踐中,各個企業都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抓住問題的痛點,創造出解決問題痛點的新模式。這應該是一種針對所在國特殊情況而創造的國際化模式,是一種適合中國企業在國際中發展并獲得回報的模式。”從這個層面來講,海航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通過模式的創新探索,形成了制度創業,創造出新的紅利。這種模式之于海航,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動力,之于其他國內企業,則是一種示范和帶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海航 企業 模式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