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非遺:與自然共融共生

2017年07月11日 13:45 | 作者:李忱陽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共處:傳統灌溉滋養生態

“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此處田土膏腴,歲產木棉無算,皆卡井水利為之也。“這是林則徐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日記,記載的是荒漠地區的特殊灌溉系統,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坎兒井對水土的涵養保護作用。

徽派傳統民居

文中的“卡井”,即今天所稱的坎兒井,史載漢代西域即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稱為井渠法。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首先在地面打下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后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再把水引到地面。

提到坎兒井,不能不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市。吐魯番天氣酷熱干旱,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但吐魯番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南面地勢偏低,每當夏季來臨,大量融雪和雨水就會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形成豐富的地下水源。坎兒井保證了地下水不因炎熱蒸發,不因狂風污染,并能有效將水蓄起供人使用。近年來在國家文物部門支持下,吐魯番啟動坎兒井保護與利用工程,對坎兒井實行定期檢查和掏撈清淤、加固裝蓋等保護措施。

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坎兒井在這方面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另一個值得稱道的范例是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將以往洶涌的岷江一分為二,大興引水灌溉和防洪之利,還兼具水運功能,使得成都平原變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都江堰可謂將“因勢利導”的古典生態思維巧妙發揮的杰作。

編輯:楊嵐

1 2 3

關鍵詞:非遺 自然 傳統 鴿哨 坎兒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