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勢在必行
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勢在必行。但打通產業工人成長通道狹窄的瓶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要為產業工人建立終身學習成果檔案,為產業工人流動提供充分的人才評價、信息參考以及就業分析和指導,減少乃至消除流動藩籬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出,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相區分的雙軌管理體制,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利好產業工人的政策,提升了產業工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特別是完善技術工人激勵政策,建立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在實現產業工人增收的同時,也會激勵產業工人不斷參與技術創新,進而實現一個良性的循環。
盡管如此,現實中產業工人的境況仍不盡如人意,其社會認同感不夠高,一些產業工人的職業自豪感也不夠強。究其原因,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狹窄單一,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無疑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緣由。截至目前,我國產業工人有2億人左右,超過八成在第二產業,并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但制造業人員中高技能人才僅占5%。同時,在技術工人隊伍中,初級工、中級工占比達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水平。
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勢在必行。但打通產業工人成長通道狹窄的瓶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次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出,要打破職業技能等級和專業技術職務之間界限。把產業工人中的技能型人才和專業技術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視同仁,同樣對待,進而改變社會某些層面存在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工人沒出息”“重知識輕技能”等價值取向,改變技術工人成長成才“獨木橋”現象。
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還要為產業工人建立終身學習成果檔案。根據產業工人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要求,構建一個連續的、能被認可的資格階梯,暢通產業工人接受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渠道,搭建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立交橋”。
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還要為產業工人流動提供充分的人才評價、信息參考以及就業分析和指導,減少乃至消除流動藩籬。現階段制約產業工人流動的障礙還較多:一方面,產業工人對企業用人需求、就業崗位信息了解不充分,對個人流動前景、流動成本難以準確判斷、評估;另一方面,產業工人流動成本較大,如產業工人流動中的戶籍、社會保障、子女就學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當然,要清醒地認識到,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必須讓產業工人在提高技能、提升素質、不斷創新中有所收獲、增強信心、看到希望。為此,要從激勵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成長成才的角度提出措施。特別是要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大對技術工人創新創造的獎勵力度等。(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鄭 彬)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產業工人 發展 空間 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