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信用生活更需要用信念去拓展
目前,各類共享單車平臺收取的押金從99元到299元不等,部分推出了免押金服務。據中新網微博今年3月發起的一項調查,支持免押金的網友主要擔心押金被挪用、押金難退的問題。其實,不只是共享單車,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押金,比如租房、租車、生病住院、辦公交卡和飯卡等。“押金難退”也給不少人帶來了困擾。(5月3日中新網)
其實,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租房、租車、生病住院等收取的押金,這種建立在“互不信任”基礎之上的收押金機制,用坊間不大文雅的話說就是“狗咬狼的兩怕”,用戶擔心“押金難退”,希望推出免押金服務,而對方更擔心免押金之后,遭遇“索賠難”,一旦租出去的車輛、房屋遭到人為損壞,或住院病人“逃單”,不但需要消耗難以預知的索賠或追討醫療費成本,能否挽回損失還是未知數,收取相應的押金,既可以約束租賃方也可以避免很多“后患”,除非收取押金一方存在惡意侵吞押金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建立在“自愿”前提下的收取押金,既可以理解也是無可厚非。
然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押金不同于定金,只是經營方對客戶前置設定的一項補償措施,并不具有懲罰性,但這種明顯帶有不信任和“有錯推定”的押金管控模式,不但折射出雙方權利的不平等、不公平,也是對接受服務一方的有失尊重,以患者就醫交納住院押金為例,不但交多交少全由院方“說了算”,即使院方費用收取明顯不合理,患者存在任何異議,院方都會無條件的從押金中予以扣除,也就是說,一旦押金形成,其主動權就完全屬于收取押金的一方,正如很多網友反映共享單車“退押金難”一樣,盡管不少共享單車企業承諾有退押金的期限,但嚴格意義上說,在用戶停用歸還共享單車的同時,企業所收取的押金就應當立即退還,延遲一秒都是對用戶不尊重和權益上的不公平。但事實上幾乎所有共享單車企業都沒有承諾“即還即退”。
為公共提供服務企業收取用戶押金,既有對用戶犯錯的實際處罰心理,更有“錢生錢”效益考量,無論共享單車還是城市最常見的公交卡押金,收取的數額都以億記,如此數額的押金無論存放商業銀行還是從事資本運作,分分秒秒都在產生收益,盡管延遲一天對用戶個體的利益損傷微乎其微,然對于收取押金的單位和企業卻是進賬頗豐,在獲得租賃或公交卡本身消費效益的同時,沒有企業會情愿放棄這一“額外收入”。這也是押金收取長期存在甚至無處不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顯然,押金是基于對用戶或患者消費者責任前置的一種產物,包括銀行貸款所需的財產抵押在內,無一不是不是所有責任乃至過錯都預先設置在被服務對象一方。因此,押金模式既是一種責任轉移,在權益上有失公平,也不符合現代法治社會的文明價值觀,但因為“法無規定即可為”,收取押金依然是租賃、醫療等諸多行業最為簡單有效的經營運作模式。
表面上看,押金是把服務對象的信用進行“量化”,用經濟價值來體現服務對象的信用高低,而實際上它是對信用最低俗的一種評價,正所謂信用無價,真正構建和諧的市場關系為由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但這恰恰是押金所不能做到卻又是非常“冒險”的一步,畢竟社會如何文明進步,誠實守信都不是人人具備,正如有些醫院實施“先看病、后付費”和免除押金之后“逃單”現象大幅攀升一樣,同樣是為了某些利益,社會人群中確實不乏“見利忘義”之人。筆者以為,全方位構建信用評價體系是實現“信用抵押”的前提,在這方面政府和相關企業既要有堅定的誠信信念,更要應當先行一步,用守信政府和守信企業來影響社會,并且逐步將個人信用評價融入到各項審批事項,并且向工作、生活、就醫、消費、租賃、借貸等領域延伸,在提升社會信用意識的同時,讓信用成為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最令人尊敬和仰慕的一項“品牌”,讓人們切實感受到誠實守信在社會經營活動中的含金量。實現信用生活既不會太遠,更不是遙不可及的美麗童話。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押金 信用 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