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花鳥畫傳統散議

2017年04月17日 14:06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李鱓 土墻蝶花 中國畫

關于中國花鳥畫的寶貴傳統,有的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有的可能還沒有引起注意。講到中國畫的傳統,張彥遠說:“始于立意,歸于用筆。”這其中,有立意,有為象,有筆墨,花鳥畫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講筆墨,而是從意和象的角度講,結合古代優秀的作品,特別是20世紀“借古開今”傳統派的一些精彩的作品來談一談我的體會。

中國花鳥畫出現比較早。最早的是在美國奈爾遜愛金斯博物館收藏的陶樓上的畫作,畫的是一群烏鴉在樹上徘徊。魏晉就已經有擅長畫花鳥畫的名家了,到五代的徐、黃完全成熟,比西方要早。西方也有類似的畫,畫靜物、畫自然。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梵高 鳶尾花 油畫

中西的異趣

一般而言中西繪畫有同也有異,西方的花鳥畫比中國晚得多,傳統也不一樣。大家看,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鳶尾花》和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的《土墻蝶花》,都是畫鳶尾花,也叫蝴蝶花,但追求全然不同。梵高的鳶尾花,作于晚年,畫的是生命的燦爛,是旺盛的活力。李復堂的蝴蝶花,畫于他被迫離開宮廷畫師的崗位之后,流落江湖,親眼目睹了春雨后農家土墻頭蝴蝶花的盛開,結合畫上的題詩題跋,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畫以“莊周夢蝶”為典故,抒發了來自老莊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胸懷。

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睡蓮》,畫的是荷塘,是他晚年的代表作。揚州八怪之一金農的《荷塘》,也畫荷塘,但兩者旨趣不同。莫奈表現的是水光的迷人,是變換不定的豐富色彩。而金冬心的作品,畫得比莫奈簡練,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只畫近處荷葉田田,后面畫一只船的部分。上面的長篇題跋說,他是杭州人,但生活在揚州,一到夏天六月,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西湖的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想起那種美麗的景色。他于是畫了荷塘,還畫了船。他說我雖然沒有畫人,但是仿佛可以看到衣香鬢影,可以聽到絲竹管弦不絕于耳。這樣的畫,突出的是人,而不是湖光山色,不是映日荷花,而是想象中的船娘與管弦的悅耳。是一片鄉愁。

金農 荷塘圖 中國畫

寓興與象征

寓興,在詩歌里,意思是托物起興,借景寓情。在畫論中,見于《宣和畫譜·花鳥緒論》,里面說,花鳥畫與詩歌互為表里,畫家要善于把自己的感興寄寓在畫里,讓看畫人獲得“登臨覽物”的同樣感受。齊白石的《青蛙》,屬于這一種。他描寫一只小青蛙被拴在草上,失去了自由,他的小伙伴們發現了,急得高呼大叫。很有情趣,這種情趣更深的含義是:小青蛙跟我們應該是平等的,我們應該愛護小生命。不要把它不當生靈,而作玩物,惹得它的小伙伴干著急。齊白石在畫里所表現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不是把青蛙做為玩耍的玩具,或是下酒果腹的對象,而是兒童一樣的生命。

明代徐渭一生遭遇很不幸,多次科舉不第,英雄無用武之地,好不容易被一位軍事長官賞識,發揮了才能,但這位長官被懷疑是嚴嵩同黨被抓,徐渭認為自己也被懷疑,從此瘋瘋癲癲。《墨葡萄》是徐渭誤殺妻子入獄,被放出后晚年之作。另一幅《石榴》的作畫時間也相近。這兩張畫體現了“寓興”傳統。《墨葡萄》上題詩說:“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置野藤中”,說明他把葡萄比喻成沒有人賞識的明珠,用以自況。他畫得非常狂放,大墨淋漓。開始我看不大明白,我想,這葡萄珠畫得怎么像藤蘿花?后來我慢慢體會到了,他畫的是葡萄干,野外的葡萄,沒人采摘已經曬成了干,表現了無法排遣的悲憤。另一幅題著:“山深熟石榴,向日便開口。深山少人行,粒粒明珠走。” 說的是,石榴在山里已經成熟了,但是沒有人發現。這跟畫野葡萄是一個含義,都是“寓興”,都是通過一定的景物來寄托他的感受。吳昌碩的《牡丹玉蘭》則用花木來象征玉堂富貴。象征的手段,增加了觀念性,減弱了寓興性。

莫奈 睡蓮 油畫

意趣與齊物

中國花鳥畫講意趣,意趣又反映了人和花鳥的情感聯系。有些與“齊物論”思想有關,花鳥畫創作中的“齊物論”思想,就是平等地看待花鳥禽魚。現在有些當代花鳥畫家,喜歡說我表現生存狀態,而在寶貴傳統中,還追求比生存狀態更多的東西。

宋代李迪的《禽浴圖》,畫小孩子洗澡的木盆,里面還有水,被一只八哥發現了,它就跳進盆里洗浴。畫家畫的八哥,是像孩子一樣的小鳥,幼稚不懂世事,頗有情趣。畫家是帶著欣賞的愛憐目光來表現的。另一張是17世紀荷蘭的靜物畫,畫中的鳥已經死去,一只掛在柱子上,一只放在案子上,旁邊是水果。畫家是把鳥類作為獵獲物,畫是主人的生活,對鳥類看不出什么感情。陳用志的《雛雀圖》,是畫盛東西的藤筐,被歡快的麻雀當成了玩具,當成了游戲的樂園。畫的是鳥進入了人類的生活。

鄭板橋的《墨竹荊棘》,畫竹子和荊棘,題了一首詩:“莫漫鋤荊棘,由他與竹高。《西銘》曾有說,萬物總同胞。”《西銘》是宋代著名哲學家張載的文章,體現了“民胞物與”的觀點。詩的意思是,不要除掉竹園中的荊棘,讓荊棘自由自在地與竹子并肩生長吧。為什么這樣想、這樣畫呢?鄭板橋說,張載說過:萬物都是我們的同胞。他把宇宙看成一個大家族,人類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萬物是人類的同類。

李迪 浴禽圖 中國畫

奧理冥造

奧理冥造,是宋代沈括提出來的,意思是不按物理畫,而按藝術規律畫,畫家要有大膽的想象和高度的藝術幻化。

齊白石的一件神品,叫《荷花影》,畫水面上的一朵荷花,還有荷花在水中的影子,以及水中向荷花影游來的一群蝌蚪。畫家獨特的構思立意,上世紀50年代最早被王朝聞先生發現,他寫文章評論,后來許多人都評論過,包括上海的書畫篆刻家韓天衡。他們說這張《荷花影》畫得絕了。第一,荷花的影子應該是倒影,畫中是正的。第二,如果水面上有風,起了波瀾,影子應該是散亂的,齊白石畫的影子一點也不散亂。第三,只有在岸上,通過光線的折射才能看見水中的倒影。蝌蚪在水中根本看不到荷花的影子。齊白石畫的,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來自于藝術的想象,藝術的幻化。不是畫現有的東西,而是畫沒有的東西。如果把對象像照相似的畫出來,還有什么意義呢?那樣,畫家的思想感情,畫家的想法,就得不到充分表現,而齊白石這張畫,這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最終是想表達:水里荷花的影子當然美,小蝌蚪執著的追求美麗事物的精神很好,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一個影子,根本無法達到的東西,豈不是白費勁嗎?這件作品用現實沒有的筆墨,極盡精微地提煉對象,畫出了神似,畫出了詩情,更畫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這幅畫畫成后,正趕上白石老人的學生李苦禪和許麟廬去看他,都看出了高妙,紛紛向老師要。白石老人只好讓兩人抓鬮,結果許麟廬得到了,白石特地作了題跋,風趣地說得到此畫是緣分。但他怕李苦禪太失望,立即又畫了另一幅《荷花與蝌蚪》,水面上也有一支荷花,但不再畫荷花影,而是畫水面上一片荷花瓣,蝌蚪追上了荷花瓣,推著荷瓣前進。同樣充滿詩情,也專門加了題跋。

17世紀荷蘭靜物畫

黃慎的《西瓜》同樣是異想天開的產物,這張畫非常妙,在中國畫里面也是不多見的。我們夏天去買西瓜,切成牙,畫中的西瓜是一個新的品種,長出來帶葉就是一牙西瓜,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西瓜,這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黃慎創造出來的。他何以有這樣的構思呢?從題跋看,就是他在草書題跋中講的:“剖開天上三秋月,飛作人間六月霜”。夏天不是很熱嗎?把這個西瓜畫成月牙假想你在外邊乘涼,看到月牙變成的一塊西瓜,吃到嘴里,馬上就感到涼快了。這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

再說一張也很有意思的《魚鳥圖》,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是一個幾乎不可超越的高峰。他是明代的一個公子王孫,到清代被迫當了和尚,在清代還沒有調整政策之前,他是一種很不自在的生活狀態,別人是國破,他是國破也家亡,非常有悲劇性。蘇州博物館收藏的冊頁里這張畫中只有一只鳥,說它是鳥,又有魚的尾巴;說它是魚,又有鳥的翅膀。有一句古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環境對于這只鳥或者魚,既沒有海闊,也沒有天高,已無法施展才能,也許它就是作者的化身,顯示了八大進入清代后的悲劇身世。畫中的魚鳥,畫的是半魚半鳥的樣子,依據是莊子“逍遙游”中的魚鳥轉化。上海博物館收藏了八大山人另一幅《魚鳥圖》卷,左下角題跋引用了莊子“逍遙游”中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在莊子心目中,魚和鳥是沒有分別的,可以轉化的,《魚鳥圖》也可能表現了這位禪宗畫僧不執著一物的頓悟。這是《魚鳥圖》的另一種解讀。薛永年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花鳥畫 傳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