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工業互聯網助推中國制造邁向高端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制造2025”再次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門詞匯,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著重強調。從2015年首次提出,到2016年啟動實施,再到今年深入實施,表述的變化,體現了決策層要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推進傳統產業深刻變革,推動中國向制造強國升級的決心。
在《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戰略大旗的引領下,“互聯網+”在工業領域加速落地,一大批嶄新的業務模式、產業模式和商業模式涌現出來,工業互聯網作為“互聯網+”在各行業落地中最具科技含量、最多創新實踐的優秀成果,如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就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議。
建設工業互聯網,實現智能制造,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也是目前歐美強國制造業努力的方向,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印度等都在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進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基本上實現了與發達國家同步。全國政協委員、神州數碼董事長郭為認為,工業互聯網是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我國要力爭在新工業革命的浪潮中,不掉隊,不落后,甚至走在前列。雖然各國對工業互聯網有不同的闡釋,但在他看來,核心有4個層次:一是設備的智能化,將數控系統與動力系統、機械運動系統及加工工具等進行整合運用,極大提升制造業的加工或組裝過程的精準度、可控性和可擴展性;二是車間的自動化,基于各類數控設備的聯動,組合出可完成連續加工工藝的“制造單元”,這需要MES(制造執行系統)的支撐;三是企業管理的智慧化,最典型的應用就是企業級ERP系統的應用;四是社會全生產要素供應的網絡化,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制造業協同模式,可以因明確的產品制造任務而觸發,根據需要組合起所有與制造任務相關的生產要素,集中到互聯網的云平臺上進行細致的管理。
得益于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工業互聯網這兩年在中國的發展駛入快車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2017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表示,我國政府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在新型網絡部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大數據分析以及安全保障等關鍵領域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工信部在全國人大新聞中心組織的記者會上發布的“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情況”中還透露,2016年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到61.8%,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33.3%。在產業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立后,已經聚集了300多家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工信部因勢利導,組織開展了一批行業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視,上海、浙江等地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出臺了本地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加大了資源和政策支持力度。
而在企業方面,阿里巴巴、三一重工、海爾等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的布局和研發都在升溫,在解決方案、平臺建設、先導應用等領域進行了不少具有實踐意義的探索。其中,海爾正在打造的COSMO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接受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介紹說,在智能制造方面,德國“工業4.0”以西門子為代表,美國“工業互聯網”以GE為代表,“希望以海爾COSMO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模式能夠成為世界的第三極”。據了解,海爾COSMO平臺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和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它和美國、德國的模式有所差別,跟用戶的聯系更緊密,用戶可以向工廠直接發出請求,生產自己想要的產品。
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平臺上,數據是核心驅動。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真正的智能制造不是高級自動化,而是要以數據為核心,利用信息技術將數據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并產生價值,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生產和服務。這首先要解決當前我國各類工業軟件之間集成度低造成的數據無法共享流通的問題。對此,他建議建立制造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打造智能制造生態圈,通過智能制造專項和工業轉型升級項目,短期內集中突破核心技術,解決工業軟件的互聯互通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工業互聯網建設更是任重道遠,其復雜性和長期性都是顯而易見的。郭為委員用三個“不能”和三個“長期”進行提醒: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的大量具體環節,需要我們深入細致地研究和攻關,不能盲目夸大,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炒作概念,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實踐,長期研究,長期指導,長期跟蹤。
今年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階段,工業互聯網正在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周云杰代表建議,要充分發揮我國舉國體制的優勢,盡快啟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設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金,加強平臺核心技術與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努力構建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與技術標準體系。同時,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企業加入并做大做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重點在于運用國際資源與先進技術建立我國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采取多種方式,吸收全球制造業企業加入我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盡快做大其國際規模,確立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國際領先地位。
制造業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聚焦“中國制造2025”,而在未來,它依然會成為頂層設計中的焦點,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天平上,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的權重還會進一步增加。(吳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工業 互聯網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