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源頭治假要從“打假不假打”開始
借由“3·15”的時間節點,打假成為近期輿論熱點。媒體曝光將一些黑心商家送上頭條,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各種關于治理假貨的倡議引發持續關注。其中,一個聲音尤其響亮,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談到今年工作重點時表示,將掛牌整治偽劣產品集中地,必要時可以約談當地負責人、亮“黃牌”曝光。
“年年打假,年年有假”,輿論場中不乏這樣的聲音。調侃之余也道出了消費者的些許無奈:為什么打假總跟打地鼠游戲一樣?到底怎樣才能斬草除根?種種分析大多體現了重典治亂的思路,細化立法、加大處罰、強化銷售平臺責任等建議也戳中了現實痛點。但我們必須看到,假貨猖獗的原因,在渠道,在監管,更在生產。世界那么大,套路那么多,只要生產源還在,商家總有一種方法把假貨送到消費者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從源頭抓起的治理思路具有明確的現實指向性。
今天的假貨生產早已完成了從“小作坊”到“產業鏈”的升級。面對集中連片的發展態勢,整治上也須從“定點清除”走向“規模作戰”。在網上,我們可以輕松檢索到“全國假貨地圖”,“北方調料造假中心”“假鞋之都”等諢名早已叫響。這些地區的資源稟賦往往不俗,或起步早、歷史久,或曾為大牌代工,技藝成熟,但卻不思進取、飲鴆止渴。反觀其壯大過程,有制假者貪賺快錢的因素,也少不了當地有關部門的監管不力,甚至默許縱容。早有媒體曝光,一些執法人員深諳“放水養魚”之道,很擅長培養“執法生態”,把“罰款經濟”搞得風生水起。對制假販假刨根掀底,要從生產商入手,也要從當地政府部門入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治假要抓源頭,不僅是著眼現實的策略選擇,更是放眼長遠的必然之舉。質量是一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把質量提升作為國家戰略來布局。有專家估算,我國制造業每年因質量問題造成的直接損失達1700多億元,對下游產業影響、市場份額損失等帶來的間接損失超過1萬億元。要想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由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華麗轉身,我們亟須拿掉粗制濫造、假冒偽劣等絆腳石??梢哉f,整治假貨的意義不止于維護消費者權益,而是影響著中國制造業的成色;政府部門肩上的責任不止于維護商業秩序,而是關乎著國家經濟的未來。從“打假不假打”開始,刀刃向內、動真碰硬,有關部門才算履職盡責。
相比多年前,如今中國制造的內涵無疑更加豐富,低端、代工已經不是全部,很多本土品牌已經登上了國際主流舞臺。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更讓人堅信,“中國質造”非不能也,關鍵在為。我們期盼鐵腕打假能夠倒逼更多革新之舉,激發更多內生動力,讓中國產品的品質更優更久,讓中國制造的美譽名副其實。(崔文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源頭 治假 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