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從供給側結構改革看春運
又是一年春運時,又有媒體閉著眼睛使用“史上最難春運”的字眼。
春運是人類規模最大的遷徙。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阻擋不了人們對家的思念,將一年一度的春運推到極為重要的位置上,讓鐵老大成為春運當仁不讓的主角。但若買票及運輸系統都按春運的需求來設計建設,會造成平時的浪費。春運需求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只能盡力。
春運問題,歸根結底是區域之間的人口流動問題,短期內難尋求治本之策。單就春運運力本身來說,是否還有提高空間,便值得探討一二。
中短期而言是規范市場,對一切擾亂春運秩序的行為保持高壓態勢,拿出治亂的重典。更重要的還是增加鐵路供給,事實上這也確實是國家和鐵路部門的主攻方向。滬漢蓉之后,滬昆高鐵貫通,徐蘭高鐵也緊隨其后,沿海與內陸的往來越來越便捷。
為什么高鐵越修越多,運力依舊緊張?這里需要明確,之前由于出行不便,國民出行需求被大大低估,高鐵的出現刺激了這種需求。此外,高鐵分流了一部分民航客流,很多原來坐飛機的旅客轉而選擇高鐵,所以鐵路依然是壓力山大。
這其實也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達到動態平衡的生動闡釋:鐵路發揮最大效應的運輸區間是500到1000公里,民航是1000公里以上。之前雙方總是同臺競爭造成內耗,隨著高鐵逼停的中短途航線越來越多,本不該民航承擔的運能被“淘汰”。民航將釋放的運能投到遠程市場,反而更加繁榮。近兩年航空公司的國際業務異常紅火,就是明證。
這樣的變化同樣重塑了城市的格局。武漢得益于高鐵建設,成為高鐵時代的客運樞紐。與之對應的,天河機場客流量暫時受到影響。隨著武漢調整策略,通過國際航線找到新的增長點,成功走出低谷。而武漢發達的高鐵網,為空鐵聯運提供了便利,很多周邊城市和省份的旅客坐高鐵來武漢飛往世界。在高鐵和民航的強強聯合下,航空門戶呼之欲出。
夢想要豐滿,現實也要給力;發展要深謀遠慮,也要解燃眉之急。優化供需結構,更努力的滿足市場需求,才是本職工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春運 高鐵 改革 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