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小學教輔機構規模龐大但碎片化 辦學亂象頻出
各方觀點討論教輔機構問題
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中小學輔導機構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參與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輔導機構教師規模達700萬到850萬人……輔導機構發展紅紅火火,但其中問題也逐漸凸顯:輔導機構專業標準缺失,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參差不齊,輔導機構中教師流動性大、更換頻繁也是培訓機構非常頭疼的問題。
教輔機構與學校教育是怎樣的關系?學校應當如何應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沖擊?不久前,一篇“瘋狂學而思”引爆家長群,大家都在熱烈地討論著,到底要不要報“學而思”?而這家培訓機構是否真如文章所說,捆綁了無數家長和學生?
除了校外培訓機構瘋狂擴張,這些年“小升初”政策也在頻繁更迭,雖然其原意是為孩子減壓,但沒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出現了民校混戰、公校私招、培訓機構“搶坑”等亂象。
2013年8月25日,教育部頒布了《關于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有關問題的意見》(教政法函〔2013〕15號),規定了“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接受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都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進行選拔”。這是一場從上至下解決教育公平性問題的一個舉措。問題是取消筆試后如何錄取?
某機構負責人承認,“過去小升初民校聯考的培訓份額大約占我們業務量的一半以上。”民校聯考取消后,擇優錄取的方式則依賴各種競賽證書或者合作機構的摸底考,不管哪一種,對培訓市場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這也正是校外培訓機構瘋狂擴張的土壤。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認為,校外培訓機構確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要加以整頓。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應是教育競爭的推手。教育培訓機構也應推進素質教育,不應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顧明遠表示,推進素質教育,必須破解培訓機構“綁架”學校的困境。為此,教育行政部門要有所作為,出臺一些政策,抑制教育的無序競爭。首當其沖的是大力推進學校的均衡發展,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教育競爭最主要的根源,還在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優質學校,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教育均衡發展了,才能從根本上破解教育惡性競爭的難題。
隨著家長和學生自己對成績的過分追求,教輔機構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巔峰時刻,大大小小的教輔機構遍布每個城市,不少教輔機構都吐糟競爭激烈。安徽六安市一家較大規模教輔中心教學部主任王潤告訴記者,現在,這樣的教育輔導中心并不好做:“就這一塊來講,準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有些小的輔導機構,他打擦邊球,他就不辦這個東西,也就是找了幾個輔導老師在一塊,表面上學生到我這來上上自習,我給他解決解決問題,我并不是上課,并不是招生,所以他就不辦這個東西。記者:這個東西辦起來,流程走起來難嗎?比較難的,審批比較難的,教育局審批都是比較難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機構 教輔 培訓 家長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