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劉魁立: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值得驕傲的二十四節氣
編者短評:
11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請書的單位是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民俗學會和若干地方社區。二十四節氣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根據日月運行位置、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規律,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到了秦漢年間,完全確立。講座以二十四節氣為話題展開了中國人對時間制度的討論,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對中國人的農耕文明有著巨大的影響。劉魁立老師一直致力于民間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工作,他介紹了中國人的時間制度的產生及發展,闡釋了二十四節氣在時間制度中的特殊性,并全面梳理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講座趣味生動,在掌握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令人驕傲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劉魁立
二十四節氣圖
劉魁立部分民俗著作
簡介:
劉魁立,民間文學、民俗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亞洲民間敘事文學學會(中日韓)榮譽會長,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俄羅斯科學院《傳統文化》雜志編委。主要從事中國民俗學及民間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歐洲民俗學的研究。出版專著:《劉魁立民俗學論集》、《民間敘事的生命樹》、《中國節典——四大傳統節日》等。
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社會,都始終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當中。空間是固定的、具體的,而時間則需要通過某種辦法加以測定和標識。人們測定和標識時間的參照物最初是自己感知到和觀察到的物候和氣候的變化。什么時間月圓了、月缺了;什么時間天長了、天短了;什么時間冰化了、河開了、風來了、雨來了;什么時候氣候轉暖,冬蟄的昆蟲蘇醒了,大地可以耕種、種子可以發芽、莊稼可以生長了;什么時候候鳥飛來了、飛走了……這些氣候和物候的變化,就被我們的先人用來作為早期測定時間的依據。
時間是世間一切物質存在的重要方式,時間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人們為了要更準確地衡量時間、計算時間、記錄時間,就要進一步選擇具有普適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環性的參照物。于是,太陽、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等,就成為了優選的參照系。人類很早就學會觀察日月星辰,用以測量時間。大約在紀元前五千年,人們利用指時桿觀察日影。紀元前11世紀,已經有了關于日晷和漏壺的記載。詳細記錄時間的鐘表的發明,大約已經是13世紀下半葉的事情了。
協調和規范各民族或國家群體內部公共時間制度的,是各國實行的特定歷法。世界現行的幾種歷法最為普遍的有:以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作為參照物的太陽歷,或稱陽歷,我國當今使用的所謂公歷就是這一歷法。作為我們傳統時間制度組成部分的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以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作為參照物的。除陽歷之外,還有以月球圍繞地球旋轉周期為參照物的太陰歷,或稱陰歷。我國自夏代就開始使用、后經漢武帝太初元年加以修訂的兼顧太陽歷和太陰歷確定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即我們所稱的“夏歷”、“農歷”、或俗稱的“陰歷”、“舊歷”。這樣說來,我們所遵行的夏歷實際上是陰陽合歷,是既參照了對月亮的觀察,又參照了對太陽的觀察而制定的歷法。
我們的民間傳統節日體系,例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以及清明和冬至等,都是依據過去千百年來通行的陰陽合歷而確立的。這種歷法在我們的心目里和在我們的實踐活動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們對光華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陽倍感親切和極盡贊頌之情一樣(人們把月亮和太陽神格化,編創出大量的神話傳說就是最好的說明),對使用了幾千年的陰陽合歷我們同樣有著深深的鐘情和依戀。
為了準確反映一個對從事農業生產極為重要、同時又準確標志寒暑往來規律的計時辦法,人們將一年365天平分為24等分,分別給予一個名稱,如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等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的時間標識制度。古人很早就掌握了兩分、兩至這兩個最重要的節氣:春分、秋分(晝夜長短相等)、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在某些歷史時期,某些節氣的名稱與今或有不同,但在漢·劉安著《淮南子》(公元前141年)中,就明確有二十四節氣名稱的記載了。各個節氣(包括節氣、中氣)都已有明顯的“物候”作為標志,即所謂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一節氣三候)。
我們古代的先人發明節氣,把自然界的變化、動植物呈現的狀態以及我們人體內部功能的狀態和變化都反映出來,而且相當準確:雨水,草木萌動;霜降,草木黃落;立秋,涼風至等等。這些都是從人們對自然界的細膩感覺出發而形成的,體現出對于客觀規律的準確認知,相當科學。
以上體現在我們中國人生活中陰歷陽歷合并使用的時間制度,各有其科學依據、計算方法和歷史發展進程。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互不關聯、彼此相悖,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交錯使用、互為補充,形成了協調并用、多元而統一的時間計算體系。這個多元而統一的時間制度就是我們中國人生產生活節律和節日體系的背景。
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體系與其他某些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些民族的節日體系是以宗教人物或某些社會名人的紀念日作為核心而制定(當然在設置這些宗教節日時,有時也不得不考慮要“掛靠”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文化傳統),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則主要是以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為核心而建立的。
比如,我們中國人和月亮有著特別親密的情感關系,我們的一些節日和地球視角月亮的圓缺有關,這在西方文化中是很少見的。上元、仲秋、除夕乃至人日、七月七、臘八、臘月二十三,我們都會聯系到月亮的狀態。中國人對月亮的這種特殊的情感,是把月球這個天體看成與人間世界雷同的一個所在。那里有巍峨的建筑——廣寒宮,那里有神圣的植物———砍不倒的桂樹,那里有可愛的動物———搗藥的白兔,那里有從人間飛到天上、升格為神的嫦娥、吳剛,那里是人間的縮影,人間的美化。對于月亮這樣一個天體,我們一往情深,月亮成為我們象征體系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我們依據這一象征,紀念和慶祝著一系列重要節日,月望的元宵節、中秋節,月半弦的七夕和臘月廿三,月朔的除夕和大年初一,等等。我們的這一節日體系,已經化為我們民族文化靈魂的一部分,也成為我們民俗傳統根基的一部分。“每逢佳節倍思親”,不思親,沒有親,六親不認,無朋無友,不愛社群,不愛家鄉,民族將何在?國家將何在?民族性,是節日的本質品格之一。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魁立 時間制度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