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上海交大教授訓練機器看臉分辨罪犯:準確率86%以上
“我們的研究也可以是反相貌歧視的依據”
對于被貼上各種不友好的標簽,武筱林感到有些惱火。他講道,“我個人價值觀其實是反歧視的。比如有些招工廣告公開要求容貌姣好,我是非常反對的。”
同時,他強調在科學上相關和因果是兩回事。“罪犯趨向有這些臉部特征,也只能說兩者之間有相關性,并沒有說明里面存在因果關系。不是說長得一樣就是犯罪,不是說天生一張犯罪臉。”
“我們只是發現了統計上容貌和有些社會行為之間存在相關性。我們不關心也不可能去討論里面的因果邏輯——也許有,也許沒有——但我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訓練、經驗去做這個事情。”
武筱林
從因果上來講,也可能有這樣一種解釋:因為有些人長得異樣,可能受到歧視和排擠,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我們的研究也可以是反相貌歧視的依據”。
“核物理學家該為原子彈造成的傷害負責嗎?”
但當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問及該如何看待社會倫理價值和科研之間的關系時,武筱林坦言這個問題很嚴肅也很復雜,他個人也難以回答。
“為了人類社會更高的利益,是不是科學家要自律一點,而不是說求知求真者無罪,這個爭議在世界范圍內已經開始了,人工智能已經到這一步了。是不是就會有一些禁區,研究者不能去碰它,坦白講我不知道。”
“核物理學家該為原子彈造成的傷害負責嗎?”這是武筱林拋回給澎湃新聞的疑問。
目前,武筱林不想受到一些非理性的討論的干擾。他還在緊張地完善這個實驗,因為批評者主要指出他們的樣本量不夠。“我們用的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現在也很時髦,比如谷歌的阿爾法GO,它需要大量的樣本數據。由于隱私問題,我們的數據還是不夠大,盡管在已經發表的文章里已經算很大了,但對深度學習來講還是不夠的。”
在經過完善后,他們計劃將文章投到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上去,并投向《自然》、《科學》這樣的頂級學術期刊。但現在武筱林也在擔心,公眾輿論是否會影響到學術界對他們研究成果的接受程度。
他期待能有更多在學術上理性交流的聲音,哪怕是用數據推翻他們的結論。武筱林透露,這個領域有很大的拓展空間,目前有一些國際上的同行在做類似的題目,這也是他們提前將文章放上arXiv的原因,以保護優先權。
“大眾積極的關注對我們的方向是好事,但不能誤判誤讀。我們的研究沒有得到任何私人或者司法部門的支持,也沒有任何的商業目的。”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教授 機器看臉 分辨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