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陜西省政協協商建言“推進重大文化項目建設”
建造文化產業“航母”
“在建的省級重大文化項目中大部分建設項目或多或少存在資金不足問題;不少項目專業性很強,但板塊內容不清晰、不充實;有的項目因合作方式存在較大爭議而擱淺;有的項目存在重復建設現象……”近日,陜西省政協舉行“推進重大文化項目建設”月度協商座談會,相關省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與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共聚一堂,就如何進一步挖掘人文底蘊、創新體制機制,盤活文化資源、留住文化根脈、提升文化品質等建言獻策。
為實現“十三五”規劃提出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占GDP比重達到6%”的目標,陜西省政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精心策劃了32個重大文化項目。省政協主動作為,與省政府同頻共振,將“推進重大文化項目建設”作為月度協商議題,并從3月份開始到10月中旬,先后考察了18個重大文化項目,并對其余14個項目(包括7個未開工項目)進行了問卷調查。此外,還利用委員活動、調研、視察、考察等方式,分別在西安、漢中等地收集掌握信息,召開不同層次座談會20余次,為開好本次月度協商座談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調研組建議,在文化景區建設上,要準確測算發展規模,分步把握投資和建設進度,避免一股腦投入導致成本翻車;從遠景規劃和高科技含量看,應建一座數字化博物館,全方位、立體、形象地介紹陜西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情況,突出高科技含量,保證前沿陣地……
協商座談會上,與會的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再次圍繞這一主題暢所欲言。“文化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是文化旅游,高級階段是文化創意,而陜西文化產業目前尚處于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的發展階段,豐富的文化資源尚未深度加工成現代化的文化創意產品。”省政協委員、長安大學長安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吉發認為,文化創意不足是陜西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基本特征。
省政協委員、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甄亮認為,文化項目建設的內容及產業布局要分門別類強化指導,以“同中求異”的思維定位文化項目建設,避免同質化。他建議,要在“大文化建設,大數據運作,大利益統籌”的基礎上出臺頂層設計方案,成立省文化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統一規劃管理,建造全省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航空母艦”,建立合作機制,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文化項目建設論證會或招商、招標會,最大限度集中人才和財力,真正實現文化消費“一體化”、“智能化”。
省政協委員、法門寺博物館館長姜捷認為,對于文博系統來說,在當下最重要的不是量的問題,而是體制結構和內涵的問題,需要調結構、轉方式。他建議組建陜西文博產業集團,同時全省各級文化遺產地管理部門和遺產管理單位應組織力量,選擇相關有資質的代理機構,盡快部署落實一系列知識產權保護事項。
“這是一次特殊的‘檢查’,這是一次智慧的‘集結’。”副省長姜鋒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后表示,陜西省將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探索建設文化強省新路子;堅持問題導向,全力破解文化發展的瓶頸制約;加強組織領導,為文化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記者 路強 顧書亮)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協商 建設 文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