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分級診療推廣遭遇困局和梗阻 需跨越“六座大山”
醫保杠桿:
報銷級差低 分級待撬動
推動分級診療的一項重要抓手是“拉開醫保支付比例”。當前,全國多地衛生部門紛紛推行“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消費的報銷比例高于在大醫院報銷比例”的政策,通過醫保杠桿,引導患者分流下沉至基層就診,以此撬動分級診療。然而,北京市醫管局一位負責人坦陳,現實情況比較復雜,一些患者并不“買賬”。
記者表示,醫保杠桿效果不盡人意的原因在于,一是醫保支付級差低,即不同等級醫院間的報銷比例額度差別不大。根據起付點費用標準,有些地區三、二、一級醫院可報銷比例的最大級差不過10%。患者楊憲勝說:“報銷差別沒多大,我寧可多花點兒錢,也得去醫療技術水平高的大醫院看病。”
二是醫保支付亟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籌。趙國光等受訪者認為,我國醫保類別眾多,“藍本”“城鎮職工”“一老一小”“新農合”……各類別層級跨度大、地域范圍廣,異地醫保報銷標準不同且尚未互通,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統籌,值得探索的工作還很多。
發揮醫保報銷的杠桿作用、真正撬動分級診療,就要嚴格執行基層首診報銷制度。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出臺并實施“越級就診不予醫保報銷”等規定,除危重癥及專科患者外,所有跳過基層醫療機構越級到大醫院首診住院的新農合患者,原則上不予報銷。
“優化并適度拉開基本醫保在不同級別醫院間的報銷比例級差,對推動分級診療事半功倍。”受訪專家建議,各級報銷比例級差不應低于15%,特別要拉大常見病在不同層級醫療機構間的報銷比例,將基層住院報銷比例提至90%以上。“真正降低自付比例,患者才有足夠積極性到社區醫院首診。”
推動城鄉醫保并軌,更是撬動分級診療的關鍵。為減少患者“跑腿”“墊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0月9日發布通知,提出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在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面,通知要求確保明年開始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2017年底,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北京與河北兩地社會保障部門近日簽署《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深化合作協議》,將互認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在京冀兩地長期駐外和退休后異地安置的醫療參保人員,今后可互認定點醫療機構中選擇異地就醫定點醫院。
更深層次的探索也已經開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提出,可開展設立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的試點,承擔基金支付和管理,藥品采購和費用結算,醫保支付標準談判,定點機構的協議管理和結算等職能。
編輯:梁霄
關鍵詞:醫院 醫生 基層 患者 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