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數據信息共享向刷單產業說不
網購過程中,商品的信用等級或業內評價通常會成為消費者重要的參考指標。而這一需求,恰恰為“刷單”產業鏈的形成提供了機會。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同多家部委邀請阿里巴巴、騰訊、京東、58同城、滴滴出行、順豐速運等11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簽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協議書》,正式向電商“毒瘤”宣戰。該行動對失信主體的處罰非常明確具體,根據情況,平臺可實施屏蔽刪除失信主體賬號,限制入駐平臺、限制推廣等措施,更甚者可刪除其社交媒體賬號。(10月26日《北京晨報》)
現實中,人們網購時,無疑會將店鋪、商品的評價作為重要參照。而專門“炒信”的刷單產業顯然嚴重扭曲了網絡購物的信用評價機制,突破了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法則,損害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對此類行為,無論是監管部門亦或互聯網企業,均有義務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交易規則,全面抵制刷單行為。筆者認為,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做到信息共享,應是值得嘗試的反刷單路徑。
制造虛假繁榮的刷單,一般指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排名、銷量、好評以便吸引顧客。所謂的顧客,不過是“托兒”,付款金額則很少,所購商品快遞路途很短甚至未經投遞便完成交易。而正常網購中,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是真實的,物品有完整的郵寄記錄、路線和收貨人,消費者與商家有相應的資金往來。也就是說,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刷單與真實購物,刷客與消費者有明顯區別。
此外,為打擊電信詐騙,相關部門出臺了非常嚴厲的管控措施,要求同一身份證在同一電信開卡不得超過5張,同一客戶在同一銀行開卡不得超過4張。這些規定對打擊刷單不無益處,因為網購中,消費者需注冊賬號并綁定銀行卡,需要填寫含有手機號的詳細的收貨地址,商家需要將物品郵寄。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尤其是,商家及消費者均會擔心收貨地址不準確影響收貨而詳盡相關信息,相反,刷單過程的商家則可能對此模糊處理。
由此,假如各個電商平臺及其他互聯網公司協力合作,充分實現信息共享,發揮大數據優勢,完全能夠遏制住刷單產業的蔓延之勢。電商平臺應根據銀行賬號、實名信息、交易數據等及時篩查出可疑的商家和刷客,并與快遞企業做好銜接,精準識別刷客。譬如,同一消費者從同一商家有多次小額交易,商家向消費者轉賬,快遞有未簽收、地址不完整、未填寫手機號等明顯異常情況的,顯然不是正常的網絡購物。
從長遠出發,不妨由行業協會或監管部門主導,打造長效的聯合懲戒機制。以社會信用代碼和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數據比對和交換。真正讓限制設立新賬戶,屏蔽或刪除現有賬戶,降低賬戶權限或信用等級,限制享受物流服務等制約措施落到實處。這樣的話,既能避免部分電商平臺為制造繁榮而默許或縱容入駐商家刷單的情況,又能確保一處刷單,處處受限,將“炒信”的商家和“消費者”踢出網購產業。
簡而言之,向刷單產業說不,不是監管部門或哪一家互聯網公司單打獨斗的事,需要所有互聯網參與者協同應對。只有實現信息共享,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才能做到精準研判識別刷單行為,并從賬戶服務,數據利用,技術支持,物流服務,搜索引擎等環節切斷刷單鏈條。讓商家及消費者有一個誠信、真實、健康的網絡購物環境。(史洪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數據信息共享 刷單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