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遼寧一座百年老宅被拆遷 城市與老宅如何共處?
據孫國棟介紹,房屋動遷前有人居住的有9間房屋,其他房間因年久失修,已多年無人居住;老宅部分房屋有姜家后人,但在幾年前都已搬到其它地方居住,能夠居住的房屋租給他人居住。記者在拆遷現場看到,工地幾乎布滿了紅磚、水泥白灰,兩輛三輪車正輪流往外拉著紅磚。一棟去頂的老房子外,瓷磚、水泥等裝修材料非常醒目,存留的老房子也早已破敗不堪,被新蓋的平房不斷蠶食。
據孫國棟介紹,凌源境內保存完整、被列入保護名錄的古民居有5處,多分布在農村。而就在距離凌源市80多公里外的三家子鄉天盛號村八組,有5戶與姜家大院同時期的古民宅因整體保存完好被列入了保護名錄。
拆遷改造出于民生考慮,有價值建筑構件將由博物館收藏
近年來,凌源市里各類機動車、摩托車、電瓶車的數量迅速增長,城區主干路、商業集中區以及學校周邊交通經常發生擁堵,嚴重影響了城市的交通安全和通行順暢。
記者在姜家大院采訪時,恰逢凌源市實驗小學中午放學。這所小學緊挨著凌源市政府辦公大樓,學校后面就是姜家大院。而這所擁有4000多名學生的學校,只有一個正門,門前5米就是凌源市最為繁華的市府路,每到放學的時候,道路兩旁停滿了各種車輛,經常導致交通擁堵,學生出行也容易發生危險。
今年2月,凌源市10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加快解決凌源市實驗小學上下學交通嚴重擁堵》的議案并獲得通過,凌源市政府將大院改造列為2016年13件民生大事之一。而此片地域拆遷后,將改造成小學的后大門和廣場,便于家長接送學生和市民休閑娛樂。
據凌源市房屋征收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區域于2016年4月末開始拆遷, 拆遷面積7000平方米,涉及40戶,其中老宅子6戶,并早已達成了拆遷補償協議。
“對于老房子我們是有感情的,凌源市博物館將保存收藏有價值的建筑構件,包括磚刻的棧板角花,門樓前的抱鼓門枕石以及柱礎石等,并向公眾展出。”孫國棟說。
城市空間當為生活所用,拆或留都應有標準、算好賬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李國慶覺得,城市空間必須為生活所用,當地政府保護了老宅院的部分建筑構件,也是一種記住鄉愁的有效形式。“城市空間必須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生老病死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使人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至高原則。”
李國慶表示,記住鄉愁就是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文化“基因”。“然而文化傳承有多元層次、多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物質財富的傳承,包括建筑方式與建筑色彩,也可以是鄉韻回味,包括精神層面的書畫影像、地方戲劇、地方史志,同樣是可以體現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樣去理解,就可以使傳統文物保護與生活環境改善有機結合、并行不悖。”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濤副教授表示,希望今后政府遇到類似情況時,對拆與留的判斷,能夠建立在充分、全面的學術研究基礎之上,做到有理有據。“歷史建筑乃至更大概念的文化遺產保護,應基于法律、行業規范和價值規律而展開。”
有專家認為,不管是拆還是不拆,都應心中有標準,提前算好賬,既不應草率拆除,也不應統統保護。如果符合保留保護的條件,就要考慮老宅與民生問題兼容的解決辦法、保護方案和修繕經費。如果確實已失去保護的價值與意義,則該拆就拆。
編輯:秦云
關鍵詞:遼寧 百年老宅 城市 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