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朱曉進:樹立藝術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
藝術教育是提升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中小學生創新意識、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提出要充分重視青少年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在推進藝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藝術教育已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提升青少年藝術修養的強大驅動力之一。但在推進藝術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問題,需要在縱深發展中給予充分重視。
一是對藝術教育意義認識不足。
為數較多的中小學校、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機構對藝術教育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學校普遍重視藝術比賽結果和成績,忽視活動本身的育人功能;重視專業技能,忽視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無法輕松愉悅地參加藝術學習和藝術活動。大多數家長擔心影響考試成績,導致很多有特長的學生想參加藝術活動卻不能參加。校外藝術教育市場雖然活躍,但是很多學生及家長把校外藝術學習作為升學的一種手段,功利思想仍然在藝術教育中作祟。
二是藝術教育發展整體不均衡。
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各地區藝術教育機制、教師結構、資金投入、思想認識等方面還存在的差異,導致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一般學校與藝術特色學校、不同教學階段重視程度失衡。同時也存在社會機構與學校藝術教育脫節等問題。
三是學校藝術教育主體作用發揮不到位。部分學校受師資編制、教學經費和設施條件等限制,以及學科考試負擔相對較重等因素制約,校內藝術課程計劃的實施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資源浪費和緊缺并存,有些學校有幾十萬元的樂器,很多卻閑置在倉庫;有些學校提出申購樂器,拿到手的卻是不需要的樂器。藝術教師欠缺,如江蘇的蘇州覓渡中學18個班級只有1位音樂教師和1位美術教師,導致校內藝術教育無法完全滿足廣大學生特別是對藝術感興趣的部分學生個性化藝術學習需求。
四是藝術教育市場亂象叢生。承載藝術教育功能的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以江蘇蘇州的調研為例,公辦教育機構,如少年宮或社區街道活動中心、行業協會開班的培訓機構等,占33.32%;民辦教育機構與教育咨詢機構,占45.02%;個人家教式的培訓占21.74%。可見,2/3的藝術教育在民辦機構和個人家教手中。龐大的市場,巨大的利潤,讓社會藝術教育弊端很多。很多培訓機構不是正確地引導,而是利用家長的功利心理瘋狂斂財。
五是藝術教育社會資源利用不充分。我國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小學開展藝術教育的有力補充。以蘇州為例,目前擁有各類博物館約30個、美術館(藝術館)約50個、音樂廳(劇場)約25個,每年在蘇州舉辦的國際國內各類高品質藝術活動約60余場。如何利用好現有的社會藝術教育資源,促進校內外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學校藝術教育整體水平,目前還缺乏有效的工作機制。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著眼長遠,在“十三五”規劃中強化藝術教育。結合我國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編制,大力推進中小學藝術教育。規劃要突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明確我國中小學生藝術教育的具體目標,包括課程設置、師資編制、培訓、經費投入等,并進一步落實教育、宣傳、文化、文聯等相關機構的職責,努力建立校內外共同推進藝術教育工作的聯動機制。
二是加強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面對規模龐大的教育,如何讓藝術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整體教育框架之中,需要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藝術教育立法工作,有序實施教育改革,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樹立藝術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讓中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三是改革創新,提升藝術教育的整體水平。加大力度支持藝術教育發展,各級政府應在經費、師資等方面創新投入機制。藝術教育需要一定的專項資金保證,比如材料(顏料、紙張、畫架、筆等)、器材(各種樂器)、服裝等,生均培養費不可一刀切。對一些走在藝術教育改革前列的特色學校給予重點扶持。學校要兼顧學生的藝術教育和文化學習,提升學校教學的整體成果。關于藝術教學特色學校初中段斷層問題,應盡快安排落實,以保證藝術特長生能夠接受完整的藝術教育。
四是資源共享,拓展藝術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國是文化大國,有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就蘇州本地來說,包括京劇、豫劇、滬劇、昆曲、評彈、書畫、絲綢、刺繡等門類齊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充分利用這些社會資源,普及遺產知識,鼓勵家長與學生一同觀看地方戲曲表演,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熱情。積極推動學校與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等機構建立聯動機制。及時把握學校和學生關于藝術教育的需求,建立健全藝術教育信息溝通機制,實現資源共享,拓展推進中小學生藝術教育的有效途徑。
五是加強對社會藝術機構的監管。
加強對社會藝術教育市場的監管,按依法辦學許可、辦學條件、學校管理、辦學成果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嚴格審核考級機構資質,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加強師資認定,由官方或半官方的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對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師資認證,逐步在社會教育機構全行業推行師資認定制度。開設網站專欄公布不符合師資要求的個人信息與機構名稱,嚴厲打擊“無專業、無教學能力、無師德”的“三無教師”。
六是規范運作,建立藝術教育與人文素養相協調的評價體系。推進中小學生藝術教育的目標是提升人文素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應逐步構建特色學生學業質量綠色評價指標體系,把藝術教育與人文素養納入其中,對學生藝術能力的評價要多元化,從興趣、特長和參加社團活動的表現和能力發展情況等綜合考量。糾正家長們普遍存在的“貪多求全”、“不斷加碼”的興趣培養的行為方式,讓藝術教育充滿人性關懷。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朱曉進 藝術教育 終身學習 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