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李強:抓住中國社會學發展的主脈絡

2016年08月29日 09:04 | 作者:李強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在我國社會學理論探索中,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兩個社會學概念。圍繞這兩大概念的理論思考,構成我國社會學發展的一條主脈絡,體現了我國社會學的突出特征。在新形勢下推進中國社會學繁榮發展,仍需對社會建設、社會治理作出進一步闡釋、探索和創新。

李強

李強

“社會建設”概念最早由孫中山先生提出,見于他的《建國方略》一書,是作為與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并列的三大建設之一提出的,內容較為寬泛。到了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后,社會建設滯后的問題日益凸顯。根據實踐需要,社會學工作者對社會建設這個概念作出了新的闡釋,賦予其新的涵義,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作為社會建設的核心內容,并不斷深化對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關系的認識,強調應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高度重視并加強社會建設。我國社會學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進行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推動了中國社會學發展。

在社會治理方面,黨的文件和我國理論界最初使用的是“社會管理”概念,后來總結吸取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使用了“社會治理”概念。社會治理與社會管理盡管只有一字之差,但這一改變表明我們處理社會問題的思路更加科學,更加注重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更突出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重視激發社會活力,更重視鼓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社會建設與社會事務處理。

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這兩個概念的發展演進,表明我國的體制改革已經從最初的經濟體制改革擴展到全方位改革,突出表現為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采取多方參與互動、合作協商、共建共享的現代治理理念來治理社會。這體現了一種全面、綜合、協調的思想。全面、綜合、協調正是中國社會學的突出特征,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學的靈魂。

圍繞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的理論思考推動了中國社會學本土化。1979年中國社會學學科剛剛復建時,是從學習國外理論起步的,學習了從社會角色、社會互動到社會分層、社會設置的概念體系。但是,用從國外拿來的概念理解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常常有隔靴搔癢、力不從心的感覺。因此,中國社會學界一直在探索中國社會學本土化問題。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都是對中國現代化轉型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且非常本土化,已經深入人心。圍繞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的理論思考大大推動了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目前,這兩個概念在國際社會學界的影響還不大。對此,中國社會學工作者既要通過定性、定量的實證研究豐富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的理論與方法,也要將中國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的研究成果介紹到國際上去,讓國際學界理解中國人正在進行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現代化實踐。

圍繞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理論思考,還體現了中國社會學界對于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關系的深入研究。目前,在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中,社會力量最為弱小,社會發育明顯不足,社會建設、社會治理明顯滯后,而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已經受到社會發育不足的制約。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強調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提出把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為此,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只有協調平衡好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關系,才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社會支撐,更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李強 中國社會學發展 主脈絡 社會建設 社會治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