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陳漱渝:魯迅在廈門的日子

2016年08月15日 10:00 | 作者:陳漱渝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搏擊暗夜——魯迅傳》陳漱渝著

《搏擊暗夜——魯迅傳》陳漱渝著

小說背后的故事

魯迅在廈門創作的小說有兩篇,一篇是《鑄劍》,一篇是《奔月》。《鑄劍》最初發表時未署寫作日期,收入《故事新編》時在文末注明“一九二六年十月作”。這時,魯迅正在廈門大學教書。但魯迅日記的記載,本篇完成的時間是1927年4月3日(作《眉間尺》訖),所以我的判斷,這篇小說應該是魯迅在廈門已經醞釀并開筆,到廣州之后才最后定稿,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分兩次發表在《莽原》半月刊。這是魯迅在小說中的代表之作,集中體現了魯迅對舊時代邪惡勢力的復仇意識。作品中那位為維護正義而不惜犧牲自我的“黑色人”,正是魯迅本人形象的藝術寫照。

《奔月》取材于《淮南子》一書中關于嫦娥奔月的神話。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個善射的英雄,他雖然從天上射下了九個太陽,使地上的生靈免受毒日照射之苦,原是一個有功的人物,但魯迅并非為他表功,而是寫他箭法太好,先把地球上的大動物射完,又把地球上的小動物基本射完,弄得遍地精光,害得老婆嫦娥成天吃烏鴉炸醬面。嫦娥是個有虛榮心的女人,耐不得清苦,就偷吃靈藥飛到月亮上去了。后羿破壞了自然生態,因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連老婆都丟了。小說客觀上表達的這個意思,很有現實意義。

然而小說中出現了一個與嫦娥奔月故事并無直接關聯的人物,就是羿的學生逢蒙,不過這個人物也不是完全杜撰的。《孟子·離婁》記載,逢蒙向羿學射箭,把羿的本事都學到手,心想,天下只有羿的本事比自己大,于是就殺了老師。《列子·湯問》中有類似的記載,但老師變成了“飛衛”,學生變成了“紀昌”。《太平御覽》中又有一個不同的細節,說“飛衛”的老師叫“甘蠅”,“飛衛”趁“甘蠅”不注意射箭殺他,不料“甘蠅”用牙把箭咬住了。原來“甘蠅”留了一手未教學生,叫做“嚙鏃法”。“鏃”就是箭頭。

魯迅《奔月》中出現的這位“逢蒙”,既有傳說中逢蒙的影子,一般認為是影射著現實生活中的作家高長虹。小說逢蒙的有些話,如“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就是直接引自高長虹的文章。“你真是白來了一百多回”,也是指高長虹跟魯迅“會面不只百次”。

高長虹說他跟魯迅會面不只百次并非夸張。僅在《魯迅日記》中,高長虹的名字就出現了85次。魯迅雜文中,涉及高長虹的有10余篇30余處。魯迅書信中更經常提到高長虹,可見二人關系的密切。

魯迅跟高長虹的交往,始于編輯《莽原》周刊。這是一份以開展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為宗旨的刊物。高長虹能寫詩,又能寫雜文,在出版《莽原》周刊過程中出力很多。魯迅是愛才的,雖然高長虹當時有虛無主義傾向和尼采的超人氣息,行文也晦澀難懂,但彼此相處得還很融洽。雙方發生矛盾主要是以下三件事:

一、 1925年8月未名社成員韋素園編輯《民報副刊》;《京報》在一則廣告中說:“現本報自八月五日起增加副刊一張,專登學術思想及文藝等,并特約中國思想界之權威者魯迅、錢玄同、周作人、徐旭生、李玄伯諸先生隨時為副刊撰著,實學術界大好消息者”。(《〈民報〉十二大特色》,見1925年8月5日《京報》)。高長虹讀后撰文說,“我看了真覺‘瘟臭’,痛惋而且嘔吐。試問,中國所需要的正是自由思想的發展,豈明這樣說,魯迅也這樣說。然則要權威者何用?”(《走到出版界》)高長虹當時是一個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青年,他無前提地否定一切權威者自有他的思想邏輯。不過這則廣告并非出自魯迅之手,事前又未征求過魯迅意見,自然不應該由魯迅來承擔責任。后來高長虹利用魯迅為自己做廣告時,也稱魯迅為“思想界先驅者”,先后矛盾,言行不一。

二、 魯迅離京赴廈門之后,高長虹的朋友向培良給未名社的刊物《莽原》半月刊投寄了一個獨幕劇《冬天》,未能及時發表,北京的向培良便大罵《莽原》半月刊的編輯韋素園。高長虹當時在上海,便給廈門的魯迅寫信,除攻擊韋素園之外,還強迫魯迅公開表態。魯迅不知原委,一時沉默,高長虹于是指責魯迅有“派別感情”,持“中立主義”態度,是一個“世故老人”。

三、 高長虹寫了一首“月亮詩”,據說蘊含了對許廣平的暗戀之情,激怒了魯迅。從此魯迅決定對高長虹采取“拳來拳對,刀來刀擋”的態度。

現在距離魯迅與高長虹交鋒之時已有90年,很多情況已經逐漸澄清,可以比較客觀地進行評述。在以上三件事情當中,前兩件的責任應該完全由高長虹來承擔。他當時年輕氣盛,的確有負于嘔心瀝血培養過他的恩師,但在第三件事上,如果真如所傳,魯迅一方則不免存在些誤會。

那首所謂的“月亮詩”原是高長虹組詩《給》中的一部分:

我在天涯行走,

月兒向我點首,

我是白日的兒子,

月兒呵,請你住口。

我在天涯行走,

夜做了我的門徒,

月兒我交給他了,

我交給夜去消受。

夜是陰冷黑暗,

月兒逃出在白天,

只剩著今日的形骸,

失卻了當年的風光。

我在天涯行走,

太陽是我的朋友,

月兒我交給他了,

帶她向夜歸去。

夜是陰冷黑暗,

他嫉妒那太陽,

太陽丟開他走了,

從此再未相見。

我在天涯行走,

月兒又向我點首,

我是白日的兒子,

月兒呵,請你住口。

認為“月亮詩”并非表達暗戀之情有以下理由:

一、 自古以來都認為“詩無達詁”,意思就是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很難有一種統一的解釋,更何況“月亮詩”并非是一首有歷史依據的“本事詩”。憑什么能確認這首詩中“夜”的意象就是特指魯迅,“月亮”特指許廣平,而高長虹是自比為“太陽”呢?

二、 魯迅1926年1月11日致許廣平信中,明白無誤地把這種說法界定為“流言”:“那流言,最初是韋漱園通知我的,說是沉鐘社中人所說……”這就是說,給魯迅提供的是道聽途說,并無事實依據,而道聽途說的發源地沈鐘社又對高長虹其人不甚了解,跟高長虹關系密切的是狂飆社。把“流言”當成“事實”,當然不夠妥當。

三、 高長虹的“月亮詩”中,明明有“我是白日的兒子”,“太陽是我的朋友”這樣的句子,并非自比為“太陽”。高長虹在《一點回憶——關于魯迅和我》一文中,有將近600字談到他跟許廣平接觸的始末,并強調,他只是覺得許廣平文章的思想大膽,前后通過八九次信,在魯迅家見過一面。“以后人們所傳說的什么什么,事實的經過卻只是這樣的簡單。”

四、 根據高長虹研究的新成果,高長虹暗戀的對象其實是女作家石評梅。高長虹在小說《游離》中,用月亮象征過石評梅。高長虹的小說《革命的心》和書信體小說《曙》也曾以石評梅為原型。

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廣義的戀愛詩卻激怒了魯迅,表明魯迅性格中有時也難免有偏激之處。綜觀高長虹的一生,他是一直追求進步、追求光明的。決裂之后,高長虹在國內待不下去,就去國外尋求他文學理想的政治思想,在歐洲參加了共產黨組織。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先到重慶,后到延安。解放戰爭期間,他又徒步奔赴東北解放區,1954年病逝于沈陽東北旅社(這是一家政府招待所),終年56歲,跟魯迅享年一樣。

編輯:邢賀揚

1 2 3

關鍵詞:陳漱渝 魯迅 廈門 中國文學 魯迅逝世80周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