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強制跑步打卡,大學的“愛”不該太隨意
近年來校園長跑猝死事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體質問題持續引起社會關注。近日,北京師范大學提出,將對2016級本科生的課外鍛煉實行運動打卡考勤,未完成規定次數,將影響體育成績及獎學金評定。記者了解到,在學生中實行運動打卡,已有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試水。而在執行過程中,也伴隨著學生對運動被“強制”的質疑,以及執行過程中的管理問題。(8月2日《新京報》)
學校單方面的“一片好意”,在學生們看來,卻成了不堪承受的重負。諸如此類的橋段,公眾早已見怪不怪了。“跑步打卡”的強硬舉措,當然無法令大學生們乖乖就范。所以如此,既是源于一種自然而然的逆反心理,也是基于其業已成熟的權利自覺。可以預見的是,倘若無法真正激起學生們的內心共鳴,任何強加的鍛煉任務都可能會遭遇抵制。校方那套口口聲聲“為你好”的生硬說辭,遠遠不足以讓大學生們由衷信服。
不容否認,高校可以擺出無數個理由,來論證“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合理性。比如說,大學生整體體質堪憂、體測成績不盡如人意等。可縱使如此,強迫學生“跑步打卡”的舉動,也還是顯得不妥。因為從法律規定以及管理權限來說,高校并無權利直接要求學生“在何時何地完成多少運動量”。須知,學校有義務引導學生參與運動,和學校有權利強制學生“跑步打卡”完全是兩回事——變抽象的“教育責任”為具體的行政指令,無疑有越界侵權之嫌。
不知從何時起,跑步已經成為一種“價值正確”,甚至被奉為文明的、現代式的生活方式。這一風氣吹進高校,極大鼓勵了主政者推動“跑步打卡”等項目。而值得警惕的是,在“價值正確”的大旗之下,學生被學校過度支配的現實,竟反倒成了“無傷大雅”的事情。于是乎,學生們對于“強制跑步”的正常質疑,很容易就被攻擊為“小題大做”、“怕苦畏難”等等。自始至終,大學生們都無法在一個公平的前提下,和校方就此事展開溝通,此乃問題的癥結之一。
大學所強推的“跑步打卡”,也許并不若許多人所理解的那般純良:將“跑步”與學業成績、評獎評優掛鉤,已然涉及到對學生法定權利的綁架;要求學生下載指定運動APP,則更是牽涉到相關商業利益的輸送。凡此種種,都大大消解了此一舉動原本所具備的道德合法性……當“跑步”不只是“跑步”,而是牽連上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權利和利益關系,我們自然不能想當然地聽信,校方或學生的一面之詞。
無論如何,高校的所作所為,都當以法律授權為限。動輒抱持自我感覺良好的“教育使命”,將一切自以為“正確的事物”加碼加量地強加給學生,到頭來只會事與愿違而已。無論是推廣跑步,還是其他善意的倡議,大學管理者最先要學會的,還是平視學生的姿態立場,以及溝通、說服的耐心與技巧。(然 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北京師范大學 強制跑步 打卡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