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培訓機構管理不能是空白
7月23日,廣州市天河區一名三年級男生在一個名叫“伏羲國學堂”無證國學堂參加夏令營時意外從樓頂墜亡,天河區教育部門發布消息,提醒家長重視孩子的安全,不要給孩子報名參加無安全保障的托管機構。目前,該學堂已經關停(7月27日《南方都市報》)。
又一起少年墜亡事件。為什么要說“又”呢?因為“孩子在夏令營、特訓班、國學堂等受到傷害,有關部門一查之下發現涉事機構無資質將其關停”,此類橋段總令人感覺十分熟悉。眼看著悲劇一次次重演,一個個花季少年受傷或殞命,有關部門的管理卻依然裹足不前,沒有部門愿意站出來明確承擔起培訓機構的管理責任。培訓機構管理處于半空白狀態,陷入了“無事故,不作為”的可悲怪圈。
每逢暑期,家長們總希望孩子能夠保持學習狀態繼續深造,各類夏令營等培訓機構因此應運而生,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一時間,家長如愿以償,培訓機構樂得賺錢,畫面似乎很和諧。殊不知,這些層出不窮的培訓機構經營者,大多只是看準了市場商機,其本身對教育培訓并不在行,甚至許多都沒有相關資質,大批缺少監管的培訓機構幾乎都可以說是在裸奔。孩子們身處這樣的培訓機構中,隨時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
然而,就是這些沒有資質的培訓機構,每年都在大肆公開招生經營,此次發生少年墜亡的國學堂開辦也已經超過兩年,其間它的辦學資質從未得到嚴格核查。看起來,這些無資質的培訓機構似乎能放心賺錢,只要別鬧出人命關天的大事,就沒有人會來監督管理——如果不是這一次墜亡事件,涉事國學堂很可能繼續經營下去。顯然,有關部門對培訓機構的管理已經陷入巨大的被動,“無事故,不作為”成為難以擺脫的怪圈。
確實,在發生少年墜亡事故后,有關部門迅速作出了反應:調查事件真相,關停涉事機構。然而,我們不免會想,如果有關部門能夠及早出手,依法關停這些無資質的培訓機構,也許這名男生就不會在此墜亡,更多孩子也可能免于遭遇培訓中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何總是后知后覺,難道我們還要屢屢用無辜少年的生命為代價,來為監管的疏漏買單嗎?對于這樣的疑問,期待有關部門能夠給出合理解答。
各類培訓機構大行其道而無人監管,只能等到出了“大事”,才會有人被動出手——當前有關部門對培訓機構的管理狀態令人無比擔憂。對此,管理部門亟須變被動為主動,填補空白,走出怪圈,明確管理分工與責任,著力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約束,避免少年兒童在培訓機構中受到傷害。(侯 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夏令營 少年墜亡 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