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新人問政狀況百出 臺“立委”荒腔走板鬧哪樣?
荒腔走板是民主之恥
臺灣《中國時報》針對本屆“立委”荒腔走板的問政刊發社論,稱“立委”的主要使命是:“修法”及“立法”、通過質詢與預算審查來監督行政部門以及通過選民服務反映民意。但顯然許多“立委”并不關心法案,質詢內容也與監督施政無關,甚至亂問、亂講、亂罵,連最基本的查證與研究功課都不做,以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高姿態辱罵官員。說穿了,他們質詢的目的是爭取新聞版面作秀,為自己打知名度。
社論稱,有些專業領域或許不容易在短時間內進入狀況,但“立委”們應該多用功;其實有許多議題只要稍加查證就能夠明白,如果“立委”質詢時連這樣的議題都能夠說錯,必屬權力傲慢造成的無知,或另有企圖。
社論總結道,“立法院”直接對民意負責,除了換屆改選外幾乎沒有監督機制。但這絕不表示“立委”在問政時可以荒腔走板、不問品質。這不只愧對選民、浪費公帑,更會造成民眾對民主體制失去信心,成為醞釀威權主義的溫床。
前國民黨“立委”邱毅認為,“立委”荒腔走板是過度重視意識形態造成的惡果。自從臺灣各路公職普選之后,打意識形態牌總比打政績牌、專業牌管用,導致靠選舉上臺的候選人都是操縱意識形態的高手,專業知識反倒淺薄。
曾在“立法院”本會期接受質詢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說,“以意識形態來主導、凌駕專業這種人,我是不會去尊敬的。”權位、尊重、民心,荒腔走板的背后,失掉的將比獲得的更多。(本報記者 張 盼)
編輯:楊嵐
關鍵詞:立委 荒腔 走板 臺灣 立法院